"妈,这盆芦荟能用来熬中药吗?"上周邻居张阿姨端着自家养的芦荟来我家串门,这问题可把正在喝茶的老爸呛得直咳嗽,作为三代中医世家的传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养生网红"。
药典里的芦荟长啥样? 翻开《中国药典》,正经入药的芦荟可不是阳台上随便养的那种观赏芦荟,药用芦荟主要分两种:库拉索芦荟(俗称美国芦荟)和好望角芦荟,叶片肥厚呈深绿色,表面带着一层白霜似的表皮,您家阳台养的翠叶芦荟虽然长得像,但药用价值可是天差地别。
煎药锅里的芦荟为何物? 去年给表舅调理便秘时,我开过芦荟方子,新鲜芦荟要现采现用,先把厚实的叶片洗净去皮,只取透明胶质部分切成薄片,注意!这层黄色汁液接触空气会氧化变黑,得泡在蜂蜜里保鲜,煎药时要用砂锅文火慢炖,就像熬梨汤那样,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煨20分钟,看着碧绿的药汤慢慢变成琥珀色,这时候大黄素等有效成分才析出来。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前年有个患者听信偏方,直接拿盆栽芦荟煮水喝,结果半夜跑急诊——拉肚子拉到脱水!后来才知道他用的是观赏芦荟,那东西含大量草酸钙结晶,别说治病,喝多了能要命,更离谱的是同事小王,把芦荟皮扔锅里一起煮,结果喝完嘴角发麻,那是芦荟表皮的芦荟大黄素在作怪。
古法炮制有玄机 真正懂行的中药师处理芦荟可讲究了,新鲜芦荟要经过"净制-切制-干燥"三部曲:先用竹刀削去外皮,清水漂洗后切成铜钱厚的片,摊在簸箕里晒到七成干,这时候还要用手揉搓出胶质,最后阴干收存,这样处理过的芦荟才能入药柜,放三年都不带坏的。
配伍禁忌要记牢 上个月药房抓药时遇到个有趣病例,六十岁的李叔拿着手机刷到"芦荟排毒"视频,自己买了芦荟胶囊吃,结果舌苔发白、胃口全无,原来他本身脾胃虚寒,芦荟性寒凉,单吃就像往冰窖里浇冷水,正确做法要像古人那样搭配甘草、茯苓,做成"芦荟甘草茶",既能清热解毒又不伤胃气。
外用才是真本事 说句实话,内服芦荟在正规处方里占比不到三成,我们皮肤科常用的是芦荟鲜汁,治疗烫伤有奇效,去年夏天菜市场大妈被热油溅到手,我用芦荟肉捣碎敷上,半小时就止痛消肿,不过要提醒的是,过敏体质要先在耳后试涂,免得满脸起红疹。
储存秘诀大公开 常有病人问我:"买回家的芦荟怎么存?"其实很简单,新鲜芦荟用保鲜膜包好冻冰箱,半年都不会坏,如果是干货,记得装进玻璃罐搁在阴凉处,旁边放包硅胶干燥剂,千万别让湿气返潮,遇上梅雨季节,可以撒点炒过的糯米粉防潮。
真假辨识小妙招 市场上掺假芦荟不少,教大家三个绝招:正宗药用芦荟断面晶莹剔透,像果冻一样颤巍巍的;闻着有股淡淡的青草香,不带酸味;泡水后水底应该清澈见底,如果浑浊说明硫熏过,上次我在药店就拆穿过用海藻胶冒充的假货,老板当场脸都绿了。
特殊人群要注意 怀孕的闺蜜上次问我能不能喝芦荟茶,吓得我赶紧拦住,芦荟有活血作用,孕妇碰不得!还有长期吃抗凝药的老街坊,千万叮嘱别碰芦荟制品,不然就像打开了出血开关,小孩子用的话,必须兑在米粥里,每次不超过指甲盖大小。
现代研究新发现 别看芦荟是传统中药,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75种活性成分,协和医院最新临床数据显示,芦荟多糖能修复胃黏膜,配合黄芪使用效果翻倍,不过这些都要经过专业提取,可不是在家熬汤能达到的浓度。
说了这么多,估计您也看明白了:中药芦荟不是不能煎,但得像对待人参一样讲究,下次看见朋友圈疯传的"万能芦荟方",可别急着转发,先想想自己家的芦荟品种对不对,处理方法科不科学,毕竟药能治病也能致病,这碗传承千年的中药汤,且喝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