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推荐的5个感冒中药方剂,收藏备用不求人!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10 0
A⁺AA⁻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朋友圈里又是一片"阿嚏"声,每次感冒发烧跑医院排队挂号,拿回来的西药总让人昏昏沉沉睡半天,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治感冒可有讲究了,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几个经典药方,都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真本事。

分清感冒类型是关键 老话说"对症才能下药",感冒可不是简单的一种病,就像你去修车,得先看清楚是发动机坏了还是轮胎漏气,感冒主要分为三种:

  1. 风寒型:怕冷重、发热轻、流清鼻涕、舌苔白
  2. 风热型:发热重、喉咙痛、黄鼻涕、舌苔黄
  3. 暑湿型:夏天常见,头重脚轻、胸闷恶心

风寒感冒的经典方剂 【荆防败毒散】——古代版的"感冒灵" 这个方子堪称治疗风寒感冒的祖传秘方,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九阳神功,温和却见效快,主要药材有:

  • 荆芥10克(解表散风)
  • 防风10克(祛风止痛)
  • 羌活6克(驱寒除湿)
  • 柴胡8克(调和表里)
  • 前胡8克(宣肺化痰)
  • 川芎6克(活血行气)
  • 枳壳6克(理气宽中)
  • 茯苓10克(健脾利湿)
  • 桔梗8克(宣肺利咽)
  • 甘草3克(调和诸药)

熬药小贴士:把这些药材泡半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20分钟,倒出药液后再加水煎第二遍,早晚各喝一次,喝完最好盖被子发发汗,就像给身体做了次桑拿。

风热感冒必试良方 【银翘散】——温病学派的扛把子 这方子专门对付发烧嗓子疼的那种感冒,好比消防队的高压水枪,核心成员有:

  • 金银花15克(清热解毒)
  • 连翘15克(消肿散结)
  • 薄荷6克(发散风热)
  • 荆芥穗6克(透疹止痒)
  • 淡豆豉10克(解表除烦)
  • 牛蒡子10克(利咽消肿)
  • 竹叶6克(清热利尿)
  • 芦根15克(生津止渴)
  • 甘草3克(调和药性)

特别提醒:薄荷要等药快煎好前5分钟才下锅,不然有效成分都挥发了,喝完记得别吃辛辣油腻,给身体放个"清洁日"。

暑湿感冒的救星 【新加香薷饮】——专治桑拿天感冒 三伏天感冒最难受,这时候就要请出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方子:

  • 香薷10克(号称"夏月麻黄")
  • 银花10克(清热解毒)
  • 鲜扁豆花15克(消暑化湿)
  • 厚朴6克(燥湿除满)
  • 连翘10克(透热转气)

煮法有讲究:扁豆花要选新鲜的,和其他药材一起煮沸后转小火炖15分钟,喝完会感觉从里到外都清爽了,特别适合空调房呆久突然进高温环境引起的感冒。

万能调理方 【参苏饮】——体虚感冒的守护神 有些朋友明明穿很多还反复感冒,这就是典型的气虚体质,这个方子既能治病又能补身:

  • 党参10克(补中益气)
  • 紫苏叶6克(解表散寒)
  • 葛根10克(升阳生津)
  • 前胡8克(降气化痰)
  • 半夏6克(燥湿化痰)
  • 茯苓10克(健脾利湿)
  • 陈皮6克(理气和胃)
  • 甘草3克(调和诸药)
  • 桔梗6克(宣肺利咽)
  • 枳壳6克(行气宽胸)

适合人群:平时容易累、说话声音低、反复感冒的人,喝完会觉得整个人都被温柔地呵护着,就像给免疫系统充了电。

民间小偏方锦集

  1. 生姜红糖水:切3片姜加红糖煮5分钟,风寒初期喝最好
  2. 葱白豆豉汤:大葱白3根+淡豆豉10克,煮水喝发汗
  3. 香菜萝卜汤:白萝卜切片+香菜一把,通气止咳
  4. 柠檬蜂蜜茶:喉咙痛时用温水冲泡,加少量盐

用药注意事项

  1. 孕妇、哺乳期慎用,儿童减量
  2. 服药期间忌生冷海鲜
  3. 高烧超过39度要及时就医
  4. 慢性病患者需咨询医师
  5. 中药要现熬现喝,隔夜药效打折扣

预防感冒的小妙招

  1. 每天揉按迎香穴(鼻翼两侧)
  2. 早晨用冷水洗脸增强耐寒力
  3. 艾灸足三里穴位
  4. 随身带薄荷精油闻一闻
  5. 室内放醋熏蒸消毒

这些方子都是历代医家的智慧结晶,不过再好的药也不如有个好身体,平时注意增减衣物、加强锻炼、均衡饮食,才是对抗感冒的根本之道,大家赶紧转发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