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退黄必看!这5种中药堪称肝胆守护神,家有肝病患者快收藏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08 0
A⁺AA⁻

最近总听街坊邻居聊起家里老人胆囊不好,脸色发黄的问题,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爱好者,我发现很多人对"利胆退黄"存在误区——有人迷信偏方,有人乱吃西药,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藏着不少护肝利胆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肝胆守护神"。

藏在路边的"退黄高手"——茵陈 记得去年去郊外采风,发现河边长满青蒿似的野草,当地老药农告诉我这是茵陈,春天采收的嫩芽可是治疗黄疸的圣药,现代研究发现,茵陈里的茵陈蒿酮能促进胆汁分泌,就像给肝胆系统装了台"清洗机",新鲜的茵陈煮水当茶喝,一周就能看到小便变黄(排黄表现),不过体寒的朋友要搭着生姜煮才行。

水果界的"利胆先锋"——栀子 上次去药材市场,发现很多凉茶配方里都有栀子,这个红彤彤的果子可不简单,它含有的栀子苷能让胆汁流量增加30%以上,南方人爱拿栀子炖冰糖水,既祛湿热又养肝,但要注意,栀子性寒,脾胃虚寒者可以炒焦了用,就像炒麦芽那样改变药性。

将军之药有大用处——大黄 说起大黄就想起它"泻下攻积"的名号,其实小剂量使用却是利胆妙药,我们科室王医生有个经典方子:生大黄3克泡水,每天饭后喝,特别适合那些喝酒应酬多,右肋下胀闷的朋友,不过大黄虽好不能贪杯,连喝三天就要停两天,否则容易拉肚子。

厨房里的"保肝大将"——玉米须 前阵子我妈体检出胆囊息肉,我让她每天收集煮玉米的水当茶喝,别小看这些金灿灿的须须,它们含的黄酮类物质能明显降低胆红素,现在市面上还有卖玉米须茶包的,建议选当年新收的,陈年的反而容易伤胃,最好搭配几颗红枣中和寒性。

岭南人的"护肝法宝"——田基黄 在广东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凉茶铺常卖田基黄饮剂,这种匍匐生长的野草看似普通,却是乙肝患者的福音,它能修复受损肝细胞,特别适合转氨酶偏高的人群,鲜品30克煮水,每周喝三次,配合早睡早起效果翻倍,不过孕妇千万别碰,它的活血作用挺强的。

说了这么多中药,关键要对症使用,像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单靠喝草药可不行,必须及时就医,平时保养的话,建议把这些药材搭配起来用,比如经典的"茵陈栀子茶",或者熬锅"大枣玉米须粥",记住三个原则:早晚饮用比中午好,温热喝比冷饮强,连续服用别超两周。

最后教大家个自测小方法:早上起床对着镜子看舌苔,如果发黄腻,八成是肝胆湿热;再按按右肋骨下方,有酸胀感就要警惕了,这时候赶紧把今天说的中药用起来,别等到皮肤眼睛都黄了才着急,毕竟咱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上工治未病",预防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