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止血的中药有哪些,常见药材全解析

一归堂 2025-04-13 科普健康 4880 0
A⁺AA⁻

在日常生活中,跌打损伤、出血肿胀等情况时有发生,中药在消肿止血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疗效,许多中药材都具备这方面的独特功效,那么消肿止血的中药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常见消肿止血中药介绍

三七

三七是一味非常著名的消肿止血中药,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其主要功效为止血散瘀、消肿定痛,在临床上,三七对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各种出血症状,以及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三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三七皂苷等,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

蒲黄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其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蒲黄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症状,蒲黄既能止血,又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滞,均可应用,但以属实夹瘀者尤宜。

茜草

茜草是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肝经,它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的作用,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等,茜草的止血作用是通过促进血液凝固,增强子宫收缩而起效的,同时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也有助于消除瘀血肿胀。

白及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其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白及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可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等,白及的止血作用与其所含的白及胶有关,它能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白及对于疮疡肿毒,未溃者可以消肿,已溃者能促进生肌愈合。

中药名称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三七 甘、微苦,温 肝、胃经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
蒲黄 甘,平 肝、心包经 止血、化瘀、通淋 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
茜草 苦,寒 肝经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等
白及 苦、甘、涩,微寒 肺、肝、胃经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等

消肿止血的中药有哪些FAQ常见问题大全

问:这些消肿止血的中药可以直接使用吗?

答:一般不建议自行直接使用,虽然这些中药具有消肿止血的功效,但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个人体质等因素来决定,三七虽然应用广泛,但孕妇慎用,因为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不同的病症可能需要不同的用药方法和剂量,像白及在治疗咯血和治疗皮肤皲裂时,用法和用量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在使用这些中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经过诊断后遵医嘱使用。

问:消肿止血的中药有没有副作用?

答:部分消肿止血的中药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三七,如果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等不良反应,少数人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蒲黄生用活血化瘀,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加重,一些人对白及可能会有过敏现象,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使用中药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适应症,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问:消肿止血的中药可以和西药一起用吗?

答: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情况下,消肿止血的中药和西药可以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在治疗外伤出血时,西药的止血药物可以快速止血,而中药可以进一步化瘀消肿,促进伤口愈合,但有些中药和西药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蒲黄与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在联合使用中药和西药时,一定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由医生判断是否可以联用以及如何联用。

消肿止血的中药种类丰富,各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范围,但在使用这些中药时,一定要谨慎,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