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突然爆痘到底是毛囊炎还是痤疮啊?"说实话,这俩家伙确实像双胞胎,不仔细瞅根本分不清!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对"貌合神离"的皮肤问题,教你三分钟变身鉴别专家。
【搞懂基础概念】 先说毛囊炎,说白了就是毛囊发炎,想象一下脸上的毛孔像小火山口,如果被细菌感染(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油脂堵车+摩擦刺激,这座小火山就会喷发红肿,而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属于皮脂腺的"交通堵塞"引发的连环反应——角质堆积堵住毛孔,痤疮丙酸杆菌在里面开派对,最后形成白头/黑头粉刺,严重了才会变成红肿痘痘。
【看症状识破真面目】 • 长相差异:毛囊炎通常是独立作战的红色丘疹,顶上可能有白色脓点,周围皮肤红得像涂了腮红,痤疮则喜欢组团出现,经常能看到粉刺打底,上面叠着红肿痘,严重时还会发展成囊肿型痘痘。 • 疼痛指数:毛囊炎按上去是针扎样疼,特别是长在胡须区那种,刮胡子都像上刑场,痤疮的痛更多是胀疼,能明显感觉到皮下有东西蠢蠢欲动。 • 发展阶段:毛囊炎从红点到化脓一般3-5天,处理得当一周内能消退,痤疮就像持久战,从粉刺到囊肿可能要折腾2-3周,还特别容易反复。
【重点看发病部位】 毛囊炎专挑毛发多的地方下手,比如下巴、鬓角、人中这些地方,特别是男生刮胡子不注意清洁,很容易在下颌线爆出一串,痤疮则偏爱油脂分泌旺盛的T区,额头、鼻翼两侧、下巴都是重灾区,不过现在很多人全脸出油,痤疮也开始满脸跑了。
【摸起来手感不同】 悄悄告诉你们个绝招:用手指腹轻轻摸,毛囊炎是硬硬的圆锥形凸起,像小米粒卡在皮肤里,痤疮摸起来更有层次感,能摸到皮下闷着的硬块,特别是结节型痤疮,摸起来像橡皮擦藏在皮肤下。
【治疗方案大不同】 • 毛囊炎:轻度的直接涂碘伏消毒就行,严重的要外用抗生素药膏(夫西地酸),关键是别挤!特别是危险三角区的毛囊炎,挤破了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 痤疮:需要组合拳治疗,白天用含锌药膏控油,晚上点涂维A酸,如果是中重度,该刷酸就刷酸,该吃异维A酸就吃药,千万别指望一支洗面奶就能搞定。
【生活细节露马脚】 注意观察这些小信号:毛囊炎经常在熬夜加班、剃须划伤后爆发,和局部损伤关系大,痤疮则跟生理期、压力大、吃甜食有关,特别是来月经前爆痘的,八成是痤疮,还有季节因素,夏天毛囊炎高发(出汗多),冬天痤疮更容易加重(干燥缺水)。
说个真实案例:朋友小王有次下巴长了几颗红痘,以为是普通痤疮,疯狂刷酸结果越来越严重,后来皮肤科医生说其实是细菌性毛囊炎,过度刺激导致感染扩散,所以不确定的时候千万别乱来,先看医生最保险!
最后教大家个自测方法:用手机拍张素颜照,放大看痘痘表面,毛囊炎通常边界清晰,能看到中间的毛发穿透,痤疮则是模糊的肉色基底,周围带着一圈油光,怎么样,是不是突然发现自己也能当皮肤侦探了?记住对症下药才能快速解决问题,别让误会耽误了治疗时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