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痤疮=肠胃差?这5个真相90%的人都不知道!

一归堂 2025-05-14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我下巴老长痘是不是该去看消化科啊?"看着她对着镜子抠痘痘的焦虑样,我发现很多人对口周痤疮(就是嘴巴周围反复冒痘)的理解还停留在"上火""排毒"阶段,作为被口周痘折磨过3年的过来人,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到底怎么回事。

【真相1:肠道菌群确实会报警】 去年体检时我的幽门螺杆菌指标超标,皮肤科医生盯着我的下颌痘突然问:"平时有没有口臭或者胀气?"这才知道我嘴里的"火山爆发"和肚子里的细菌叛乱有关系,当肠道里的坏菌(比如幽门螺杆菌)占了上风,它们产生的毒素会随着血液循环搞事情,皮脂腺跟着发炎,痘痘就冒出来,不过别急着买整肠丸,我连续喝了2个月益生菌饮料,配合药物治疗,现在痘痘消停了大半。

【真相2:内分泌才是幕后大BOSS】 记得有次陪姐妹看中医,老师傅把脉后摇头:"你这雄激素有点调皮啊",后来查资料才明白,女性卵巢分泌的雄激素会作用于皮脂腺,特别是生理期前两周,很多姑娘的下巴就像装了定时炸弹,我自己试过记录月经周期和爆痘规律,发现每次姨妈前7天必冒2-3颗,现在提前用含水杨酸的精华局部护理,真的能压住不少。

【真相3:牙膏里的隐形杀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嘴角那圈红疹其实是氟斑!有段时间换了含SLS发泡剂的美白牙膏,结果刷牙时泡沫总残留在嘴角,皮肤科医生拿放大镜看我的皮肤说:"这些微米级的刺激物堵了毛孔,相当于每天给痘痘做SPA",现在改用儿童款无氟牙膏,特意多漱两遍嘴,三个月下来红肿消了大半。

【真相4:手机屏幕比马桶还脏】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我发现自己左脸痘痘明显比右脸多,直到看见检测报告:手机屏幕的细菌含量是马桶冲水键的18倍!每天接电话时手机贴着脸,加上戴口罩时的摩擦,油脂、汗液、细菌在毛孔开派对,现在我包里常备酒精棉片,接完电话立刻擦屏幕,周末用IP等级的超声波清洗机深度清洁,皮肤终于不闹脾气了。

【真相5:挤痘手法堪比自残】 同事小王总喜欢用手挤下巴痘,结果现在留下一片褐色痘印,其实口周血管特别丰富,随便挤可能引发颅内感染,我学了个美容院手法:先用碘伏棉签消毒,然后用粉刺针环形轻压痘痘周围,等白头浮出再轻轻刮掉,最后厚涂夫西地酸药膏,亲测这样处理愈合快还不留疤。

说了这么多,其实口周痤疮就是个多选题,去年我同时做了碳13呼气试验(查幽门螺杆菌)、性激素六项、食物不耐受检测,才发现自己对牛奶蛋白过敏+轻微多囊倾向,现在喝豆浆代替牛奶,晚上十点关灯睡觉,配合刷酸治疗,皮肤终于恢复平静,所以姐妹们别纠结是不是肠胃问题,去三甲医院挂皮肤科做个全套检测最实在,毕竟我们的脸可不是实验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