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脸上这些小点点到底是啥啊?挤也挤不出来,消也消不下去!"这场景是不是超熟悉?很多人分不清痤疮和脂肪粒,瞎处理反而越弄越糟,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俩"捣蛋鬼"的区别,学会对症下药才能守住脸蛋啊!
【第一眼鉴别法:长相大不同】 痤疮这家伙就像个脾气暴躁的火山,有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红肿大痘各种形态,你摸它会觉得有点疼,特别是红肿痛的那种,挤破后还会有白色分泌物,就像我朋友小美每次熬夜后冒出来的痘,又红又肿,碰一下都龇牙咧嘴。
脂肪粒倒是温顺得多,通常是小小的白点或黄点,表面光滑发亮,它不像痤疮那样会发红发痒,摸起来也没有痛感,就是顽固地待在眼角、脸颊这些地方,同事李姐化妆时总抱怨眼下那些小颗粒,其实八成就是脂肪粒在作祟。
【追根溯源:形成原因大揭秘】 痤疮说白了就是毛孔在"罢工",油脂+角质堆积把毛孔堵了,加上细菌感染就搞事情,熬夜党、油炸食品爱好者、压力大的打工人特别容易中招,记得去年双十一熬通宵后,我下巴直接爆了三颗带脓的大痘,疼得吃饭都难受。
脂肪粒则是皮肤吸收不良的产物,要么是擦了太油腻的眼霜,皮肤消化不了;要么是微小伤口愈合时产生的小囊肿,我表姐有次乱用妈妈的抗皱精华,结果眼皮上长出一片"小米粒",两个月才消下去。
【3秒自测法:位置暴露身份】 痤疮最爱扎堆的地方是额头、下巴、鼻翼这些T区,特别是油脂分泌旺盛的区域,像我这种混油皮,每到夏天额头就像撒了芝麻似的全是闭口。
脂肪粒则专挑薄弱地带,眼周、法令纹附近、嘴唇下方都是高发区,有个搞笑的规律:越贵的眼霜越容易催生脂肪粒,可能是因为营养过剩?不过这个真因人而异,关键还是得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终极必杀技:行为模式观察】 痤疮就像个傲娇的小孩,你越碰它越来劲,挤完虽然爽一时,但很容易留疤发炎,我室友手贱抠痘痘,现在脸上留着好几个痘印,后悔得直拍大腿。
脂肪粒倒是佛系得很,不管你怎么折腾,它就稳如泰山,不过千万别学网上用针挑,搞不好会留疤,最好的做法是停用厚重护肤品,等它自己代谢掉。
说到这儿必须敲黑板:分清楚只是第一步,处理才是大学问!痤疮初期可以用水杨酸类产品,严重的话必须看医生,脂肪粒千万别瞎折腾,停用面霜/眼霜,改用清爽型凝胶,多数会自己消退。
最后送大家一句保命箴言:脸上有不明小颗粒时,千万!千万!不要暴力对待!赶紧找专业皮肤科医生,花小钱省大钱,毕竟脸只有一张,可别拿它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