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的东西到底是痤疮还是普通痘痘啊?"这个问题可把大家折磨坏了,挤也不敢挤,擦药也怕用错,其实搞清楚这两者的区别特别重要,毕竟处理方式完全不同!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明白,看完这篇保准你能一眼看穿它们的真面目。
别当"脸盲",先看这3个关键区别 很多朋友分不清痤疮和痘痘,其实就像分不清感冒和鼻炎一样,最明显的三个判断点记住了:
- 长相特征:普通痘痘(医学叫毛囊炎)多是单独的红疙瘩,个头比较小,像小米粒到黄豆大,痤疮则是成片的红斑,上面可能有白头或者脓包,严重时会形成囊肿,摸起来硬邦邦的。
- 痛感等级:普通痘痘基本不疼,顶多洗脸时有点刺痛,痤疮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发炎的囊肿痤疮,碰一下能疼得龇牙咧嘴。
- "家族谱系":普通痘痘通常孤军奋战,这里冒一个那里冒一个,痤疮喜欢搞"团伙作案",经常在额头、下巴、脸颊形成一片,还会留下红褐色的痘印。
掀开皮肤底层的秘密 要真正分清楚,得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普通痘痘就像皮肤闹的小脾气,可能是卸妆没卸干净堵毛孔了,或者吃辣上火临时爆出来,但痤疮更像是皮肤的"慢性病",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关系大,很多姐妹生理期前爆痘就是这个道理。
我有个读者小美就典型中招,去年她两边脸颊突然长出大片红肿的硬块,以为是普通痘痘狂涂祛痘膏,结果越涂越严重,后来去查才知道是痤疮,得用维A酸类药物才能压住,所以说瞎折腾真的会毁脸!
自测清单:对号入座找真相 现在拿出手机前置摄像头,跟我做这套"皮肤自检操": ① 看数量:超过5颗成片出现 → 警惕痤疮 ② 摸质地:能明显摸到皮下硬块 → 八成是痤疮 ③ 观颜色:发紫发黑的痘疤 / 反复结痂 → 痤疮后遗症 ④ 算时间:同一个位置反复发作超过3次 → 大概率是痤疮 ⑤ 查部位:下巴颈部连接处、胸口背部也有 → 痤疮扩散信号
这些坑千万别踩! 很多人分不清就乱处理,结果越弄越糟。 × 拿粉刺针乱挤痤疮:小心引发感染留疤 × 全脸涂抹强力祛痘膏:普通痘痘会被虐成敏感肌 × 疯狂敷医美面膜:痤疮炎症期过度补水会加重 × 相信偏方涂牙膏/盐醋:只会刺激皮肤屏障
皮肤科医生的私房攻略 我专门请教了三甲医院的皮肤科主任,整理出这份应对指南: 应急处理:突发红肿痘痘可以点涂含2%水杨酸的精华液 日常预防:油性皮肤每周用氨基酸洁面+泥膜清洁2次 痤疮护理:早晚使用含壬二酸的乳液,配合甲硝唑凝胶点涂 饮食禁忌:牛奶咖啡糖分高的少吃,补锌多吃牡蛎南瓜子 就医信号:如果满脸痤疮伴随月经不调,赶紧查激素六项
最后说个实用小技巧:早上洗完脸后用手机拍素颜照,连续记录一周,普通痘痘会自己消下去,痤疮反而会越来越多,发现情况不对头,赶紧挂号看医生才是最靠谱的!毕竟咱们的脸可是要跟着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