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救命啊!这下巴上的痘痘连成片,疼得不敢侧脸睡觉!"凌晨三点,我又在镜子前挤破人生第108颗红肿的大痘痘,从15岁初潮开始长痘,到30岁还在和痤疮纠缠,这些年踩过的中药西药雷区,够写本血泪史了。
■ 西药篇:速效救星还是皮肤鸦片? 记得20岁那年暑假,整张脸突然爆发囊肿型痤疮,校医开了支夫西地酸乳膏,当晚厚涂后,第二天脓包就像被戳破的气球般瘪下去,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当时急着约会的我奉为神药,可连续用了两月后,停药没几天就疯狂反扑,新长的痘痘还带着诡异的瘙痒。
后来在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拿着我的激素检测单叹气:"外用糖皮质激素就像皮肤鸦片,越用越上瘾。"果不其然,换成过氧苯甲酰凝胶后,整张脸脱皮发红像蛇蜕皮,出门戴口罩都被问是不是过敏烂脸,最可怕的是口服异维A酸胶囊,虽然三个月后油脂分泌确实变少,但眼干鼻燥得像沙漠,大姨妈直接出走半年。
现在每次看到药店橱窗里的阿达帕林凝胶,都会想起那些年被西药支配的恐惧,确实能快速消肿祛痘,但治标不治本的痛谁懂?就像用灭火器浇灭野火,看似平息了,地底下的暗火随时会窜出来。
■ 中药篇:神秘玄学还是慢工出细活? 我妈拖着我去中医院那天,老中医盯着我满脸的结节囊肿直摇头:"肝郁脾虚加湿热,这痘根子扎深了。"抓回来的七副中药汤,光是当归、苦参、丹参就有十几种药材,每天在办公室偷偷煎药的味道能熏晕半个公司。
喝到第三周,额头爆出一片闭口,吓得我以为过敏,老大夫却说这是"透疹反应",硬着头皮继续喝,没想到两个月后确实不再冒大红痘,但残留的痘印像地图一样坑洼,医生说要配合针灸才有用,躺在诊疗床上被扎成刺猬的日子,现在想起来屁股还疼。
最离谱的是某网红推荐的五花茶祛痘方,喝到第三天就开始狂跑厕所,什么金银花祛痘面膜更是灾难,敷完脸绿得像中毒,倒是同仁堂的清热暗疮丸还算温和,坚持吃确实能控制熬夜后的爆痘,不过要随身携带薄荷糖压住满嘴的苦涩。
■ 十年抗痘悟出的真相 去年遇到个中西医结合的皮肤科医生,才搞明白两个流派的门道,西药就像消防队,适合突发大火紧急灭火;中药类似河道治理,慢慢调理体质防止洪水,现在我的急救包里常备着壬二酸点涂膏,抽屉深处藏着瓶装好的清热解毒中药丸。
发现个残酷规律:管不住嘴偷吃辣条火锅,西药能快速压住爆痘;但遇上生理期前后必长的姨妈痘,提前喝两周中药反而能躲过一劫,有次出差忘记带药,酒店楼下药店买的芦荟胶救急,结果证明纯植物提取物真不如含炉甘石的药膏管用。
最近迷上研究成分表,发现很多国货护肤品悄悄融合中西理念,比如含水杨酸的爽肤水搭配金银花提取物,既去角质又抗炎;晚上用维A醇精华抗老化,白天泡枸杞菊花茶清肝火,这种土洋结合的养生法,倒让我这个资深痘肌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看着梳妆台上摆着的红霉素软膏和茯苓面膜,突然释怀了当年非此即彼的较劲,或许对抗痤疮就像经营婚姻,西药负责解决燃眉之急,中药慢慢修复感情裂痕,关键还得自己调整作息饮食,毕竟再好的仙丹,也治不了凌晨两点还在追剧的手贱抠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