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闺蜜小美天天戴着口罩上班,摘掉口罩那瞬间我都惊呆了——整张脸像被火山喷过似的,红的肿的层层叠叠,她哭着问我:"这满脸痘痘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有个专业名字叫"肺风粉刺",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调理这种烦人的面子问题的。
脸上长痘对应五脏预警 中医看痘痘可不只是皮肤问题这么简单,额头反复冒痘可能是心火旺,下巴周围总冒白头可能是肾阴虚,而鼻翼两侧油光满面还长脓包,多半跟脾胃湿热有关,最典型的"肺风粉刺"往往集中在脸颊两侧,特别是右脸,这类人通常伴有便秘、口臭等问题。
我表姐就是典型例子,去年连续加班三个月,整个人像被油炸过似的,不仅脸颊爆痘,连后背都开始长丘疹,中医把脉后说这是典型的"肺经郁热",开了7副中药,配合耳尖放血疗法,现在她素颜都比之前精致多了。
藏在生活里的催痘元凶 现代人长痘真不能全怪内分泌,我采访过省中医院皮肤科王主任,他随手就能指出办公室藏着的"致痘杀手":午休趴着睡压着脸颊血液循环不畅,下午茶点的奶茶糖分超标,手机屏幕贴脸玩导致毛孔堵塞......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是小区开奶茶店的小夫妻,两人每天守着收银台,结果半年内双双烂脸,后来改用菊花决明子茶代替奶茶,早晚用金银花水洗脸,不出两个月皮肤就透亮了,这说明饮食习惯对痘痘的影响真的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
千年传承的战痘智慧 别以为中医祛痘就是喝苦汤药,我奶奶那辈传下来的土方法可有意思了,比如清明前后采的新鲜蒲公英捣烂敷脸,对付刚冒头的红肿痘痘特别管用;艾叶煮水洗脸不仅能消炎,还能去痘印;最绝的是外婆教我的"三豆饮"——绿豆红豆黑豆各抓一把,煮烂喝汤,坚持一个月连后背的痘都能消下去。
当然正经看病还是要找专业医师,我同事去看中医时,老大夫盯着她的脸足足五分钟,突然问"是不是经常半夜一点后才睡?"果然准得吓人,开的药方里除了常规的黄芩、连翘,居然还加了玫瑰花和陈皮,说是要疏肝理气。
不同体质的调养秘诀 油性皮肤的长痘人和干性皮肤的护理方法完全不同,有次陪干皮朋友看中医,医生让她停用所有控油产品,反而推荐用橄榄油捈脸,原来她的痘痘是因为过度清洁导致屏障受损,属于"阴虚火旺"型,需要滋阴润燥。
体寒的妹子要注意,来月经前长的生理痘其实在提醒你暖宫,我试过用艾草泡脚配合桂圆红枣茶,坚持三个月后发现经期痘痘明显减少,但如果是湿热体质,就得反过来多吃苦瓜、冬瓜这类清热利湿的食物。
那些年走过的祛痘误区 很多人以为挤痘痘就像挤牙膏那么简单,我邻居小伙就因为手贱挤三角区的痘痘,结果引发颅内感染住院了半个月,其实中医有种"围针疗法",在痘痘周围扎细微银针,既能消炎又不留疤。
还有人迷信各种网红药膏,我表妹把某国外代购的祛痘膏当护肤品用,结果整张脸脱皮发红,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样是痘痘,有人需要清热解毒,有人反而要温阳散寒,自己乱用药容易适得其反。
四季养护的皮肤日历 春天对应的是肝脏排毒,这时候长痘要多喝菊花枸杞茶;夏天心火旺,舌尖溃疡伴发的痘痘适合喝点莲子芯泡水;秋燥伤肺引发的痘痘,雪梨川贝炖冰糖最对症;冬天则是补肾的好时机,黑芝麻糊加山药粉能改善下巴反复长痘的情况。
我跟着中医调理三年,总结出个顺口溜:"春养肝,夏清心,秋润肺,冬固肾,全年通畅不长痘",现在照镜子都觉得自己气色透亮,连美容师都说我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最难得。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痘痘出现脓肿、结节或者留下凹陷性疤痕,千万别硬扛,省中医院新上的激光针灸联合疗法,据说对顽固性痤疮特别有效,记住咱们调理的终极目标不是消灭所有痘痘,而是让身体达到油水平衡、代谢通畅的健康状态,毕竟五脏调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