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那个谁,帮我看看这颗痘能挤吗?"凌晨两点,闺蜜发来一张下巴红肿痘痘的特写照片,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每次脸上冒痘,总有人忍不住对着镜子挤挤按按,结果要么留疤要么发炎,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困扰所有人的问题——痤疮到底能不能自己挤掉?
为啥人人都想挤痘痘? 说实话,看着白头粉刺里晃动的脂肪粒,摸着硬邦邦的囊肿痘,那种想动手的冲动简直刻进DNA里了,特别是照镜子时突然发现明天有重要约会,这种焦虑感会达到顶峰,皮肤科医生王主任说过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是叮嘱不要挤,患者反而越想偷偷挤,就像小时候被家长禁止吃糖一样。"
挤痘的恐怖后果你想象不到 去年热搜上那个#挤痘引发颅内感染#的案例还历历在目,23岁女生小林随手挤了危险三角区的痘痘,三天后高烧不退,送医发现细菌顺着血液流进大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脸上的"危险三角区"(鼻梁到两嘴角)血管直通大脑,随便挤破都可能引发败血症。
更常见的还有"痘印博物馆",那些发黑的痘坑、凸起的瘢痕疙瘩,都是手贱的勋章,皮肤科护士小周见过最夸张的患者,整张脸像月球表面,全是多年挤痘留下的陨石坑,这些增生性瘢痕一旦形成,可是要花大价钱做点阵激光才能修复的。
专业医生怎么处理痤疮? 其实正规医院皮肤科有整套"战痘流程",对于闭口粉刺,医生会用专业粉刺针消毒后轻刮;炎性红痘会开抗生素药膏;严重的囊肿结节型痤疮,甚至要口服异维A酸,我亲眼见过医美护士处理痘痘:酒精消毒三遍,无菌手套戴上,45度角精准刺破,再用环状压力器挤出分泌物,全程不超过两分钟。
那些年我们信过的挤痘偏方 盐水敷脸、牙膏涂痘、土豆片贴脸...这些民间智慧真的靠谱吗?皮肤科实习医生小陈悄悄告诉我:"盐水浓度过高反而会刺激皮肤屏障,牙膏里的氟成分更容易留色素沉着。"最离谱的是有人用头发系痘痘,结果毛发细菌感染引发毛囊炎。
不得不挤的特殊情况怎么办? 如果是已经冒白尖的成熟痘痘,确实比闷着更容易感染,这时候建议先用碘伏消毒,等毛孔自然开放后再用医用棉签轻轻按压(注意是按压不是挤压),某三甲医院皮肤科教授教过一个秘诀:挤完后立即贴上痘痘贴,既能吸收组织液又能隔绝细菌。
日常防痘才是正经事 与其纠结挤不挤,不如从根源下手,油皮星人要选氨基酸洁面,干敏肌做好保湿屏障,混合肌分区护理,饮食方面少吃牛奶甜食,多吃富含锌的生蚝南瓜籽,枕套每周换洗,手机屏幕每天擦,这些细节比挤痘更重要。
说到最后,突然想起闺蜜上次挤痘后哭唧唧的样子,其实对付痘痘就像养猫,越强行干预越容易适得其反,与其当个"挤痘刺客",不如做个"护肤忍者",毕竟皮肤是自己的,留疤后悔都来不及,要是实在忍不了,去正规医院几十块钱挂号费,可比以后几千块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