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着开中医馆能稳赚不赔,结果38万加盟费打了水漂!"最近收到多位读者爆料,中医诊所加盟领域水深得很,今天咱们就扒一扒那些让人防不胜防的套路,看完这篇至少能帮你省下几十万学费。
真实案例:从"财富密码"到"债务深渊"
去年5月,山东王先生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国医堂"加盟广告,号称"总部全程扶持,三个月回本",他实地考查时,接待人员带他参观样板店,只见诊室里患者排长队,中药柜摆满名贵药材,当场签下38.8万的加盟协议,还拿了"区域独家代理权"。
谁料开业后才发现:说好的运营团队只来过两次,承诺的线上引流全是空头支票,更坑的是配送的"秘制药膏"成本价不到10元,却要求按298元售价提成,三个月后月亏损超5万,想解约却被合同里20%违约金条款绊住,最后只能低价转让设备止损。
五大骗局套路大起底
-
样板店都是"戏精学院"
很多加盟公司会花重金打造旗舰店,雇"托儿"扮患者排队,河北张女士考察时发现,同个区域三家加盟店,两家是直营样板店,只有她这家是真实运营的,结果开业后每天门诊量不到5人。 -
合同里的"温柔一刀"
某品牌合同写着"终身免费培训",但每次派讲师都要收差旅费,更狠的是物料供应条款,必须使用总部高价中药,市场价30元的艾条卖到128元,还不让外采。 -
互联网引流成"数字游戏"
承诺的抖音推广变成每天发两条硬广,阅读量全靠刷,浙江陈先生发现,所谓"专业运营团队"竟是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连基础SEO都不会做。 -
"专家坐诊"变销售话术
说好的名老中医定期坐诊,实际来的都是没执业资格的"讲师",这些"专家"主要任务是推销高价理疗套餐,患者投诉不断反而影响口碑。 -
区域保护形同虚设
黑龙江李老板刚开业三个月,隔壁就冒出同品牌诊所,找总部理论才发现,合同里写的"三公里保护"附带"城市等级"细则,小县城根本不受保护。
识破骗局的7个火眼金睛
-
查资质别只看营业执照
要确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很多皮包公司只是商贸公司,根本没医疗资质。 -
算清楚真实成本账
别被"日进斗金"案例迷惑,自己计算客单价×预估流量×毛利率,低于20%利润率就要警惕。 -
突击检查现有门店
突然到访已加盟店铺,看看下午3点的就诊量,翻翻价目表对比周边同行。 -
合同必须请律师把关
重点看退出机制、供货价格浮动条款、违约责任划分,某加盟商就因没注意"五年强制续约"条款被套牢。 -
追踪物料供应链
要求查看中药GMP认证,某品牌配送的膏方竟来自小作坊,被市监局查处连累所有加盟店。 -
警惕"成功学"话术
听到"抢占风口""最后几个名额"要冷静,福建吴先生就是被"区域独家"催单,后来发现同城有8家同品牌。 -
查网络舆情痕迹
用企查查/天眼查看诉讼记录,搜索品牌名+骗子,某加盟品牌贴吧里全是维权帖。
被骗后的自救指南
如果已经掉坑,记住这三招: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合同原件、付款凭证
- 联合其他加盟商集体维权更有力度
- 向卫健委举报非法行医问题(很多加盟品牌医生资质造假)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严查违规加盟,已有23家机构被吊销牌照,选择加盟前,建议先参加行业展会,直接对接正规中医院旗下品牌,真正赚钱的项目不会求着你加盟,那些疯狂打广告的往往另有目的。
你身边有类似的加盟陷阱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转发本文能让更多人避开这些坑,毕竟对普通创业者来说,38万可能是半辈子积蓄,别让血汗钱喂了骗子的中药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