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菜市场看到摊主处理牛头时,总会留下个奇怪的部位——那个白白的像蜂窝一样的组织,一问才知道叫牛角腮,老辈人常说这是"边角料",但内行人却把它当宝贝,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个被忽视的食材到底藏着多少惊喜。
■ 第一重身份:天然钙片库 别看牛角腮不起眼,每100克含钙量高达126毫克,是牛奶的近2倍,隔壁王婶更年期腿抽筋,连喝半个月牛角腮汤,现在上下楼轻松得很,这钙可不是化学合成的,而是和骨胶原结合在一起的自然形态,吸收率特别高,熬汤时加点醋,钙质析出得更彻底,特别适合发育期的孩子和骨质疏松的长辈。
■ 第二重惊喜:藏在角落里的美容师 上次去美容院做护理,技师悄悄告诉我她们常喝牛角腮炖银耳,原来这里面的软骨素和胶原蛋白,可是护肤界的隐形冠军,我自己试了一个月,原本干燥起皮的脸变得水润润的,同事都说我气色好了不少,最妙的是它不像猪蹄那么腻,每周煮一次当家常汤,不知不觉就能吃出透亮肌。
■ 第三重本领:肠胃清道夫 记得去年春节大鱼大肉吃多了,胃胀得难受,老妈用牛角腮配白萝卜炖汤,喝了两次就舒服多了,后来查资料才明白,这玩意儿含有特殊的角质蛋白,既能吸附肠道杂质,又能保护胃黏膜,现在我家冰箱常备些晒干的牛角腮片,饭后煮水喝,比益生菌还管用。
■ 第四重价值:厨房里的万能配角 前几天炖鸡汤随手扔了两片进去,没想到汤汁瞬间变得浓稠鲜美,这才发现牛角腮还是天然增稠剂,炖排骨、煮面条时加一点,既能增加营养成分,又能让汤汁更浓郁,我们小区有个开面馆的老板,秘方里就藏着这味"作弊神器",难怪他家的牛肉面特别香浓。
■ 第五重妙用:传统医学的智慧结晶 中医书上记载牛角腮性平味甘,有滋阴补虚的功效,表姐产后体虚,月嫂就用它搭配红枣枸杞煲汤,不过要提醒的是,这东西虽好也不能贪吃,建议一周食用2-3次,每次不超过50克,特别是痛风患者要少吃,它的嘌呤含量可不低。
说到做法,最简单的就是清水炖煮,先把牛角腮剪成小块,冷水下锅焯出血沫,加姜片料酒转小火慢炖2小时,出锅前撒点葱花,汤鲜味美还不腻,要是嫌麻烦,泡发后切丝凉拌也很不错,加点黄瓜木耳,淋上香醋,清爽开胃。
市面上现在有不少即食型的牛角腮制品,但我个人更推荐买原切的自己处理,挑选时注意看颜色,自然的乳白色最好,如果有暗斑或异味千万别买,保存的话晒干冷冻都能放很久,随吃随取特别方便。
最后给大家个小贴士:炖牛角腮的水别倒掉,用来下面条或者蒸蛋羹,那鲜味绝对秒杀味精,这么实惠又好用的食材,下次遇到可别再错过了,你们家乡有没有特别的牛角腮做法?欢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