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早上匆匆忙忙啃两口面包就赶地铁,中午对着外卖盒里的油腻饭菜硬塞,晚上加班到深夜还得靠咖啡提神……久而久之,肚子开始闹脾气了——胀气、反酸、隐痛轮番上阵,严重时甚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其实啊,咱们老祖宗早就说过“脾胃为后天之本”,这肠胃要是出了问题,整个人的状态都会跟着垮掉,今天我就给大家掏心窝子分享一位真正懂行的中医大咖——陈允斌老师讲的治胃方子,都是她多年临床验证过的家常调理法,简单好操作,关键还特别管用!
说起陈允斌老师,很多关注养生的朋友都不陌生,她是知名中医世家传人,专注研究食物疗法几十年,最擅长用厨房里常见的食材解决身体小毛病,不像有些偏方动不动就要用名贵药材,陈老师的方子讲究“药食同源”,像山药、小米、南瓜这些菜市场就能买到的东西,在她手里都能变成调理脾胃的宝贝,我有个邻居张阿姨,常年被慢性胃炎折磨得消瘦憔悴,试过各种西药都只能暂时缓解,后来按陈老师说的方法坚持调理了三个月,现在不仅能正常吃饭,连脸色都红润了不少。
要说陈老师最推荐的养胃第一方,非“四神汤”莫属,这个方子由茯苓、莲子、芡实、山药四种食材组成,听起来普通,但搭配起来却暗藏玄机,茯苓能健脾祛湿,莲子补脾止泻,芡实固肾涩精,山药则是平补脾胃的高手,陈老师特别强调,选材一定要新鲜,特别是山药最好选铁棍山药,淀粉含量高,药效更强,做法也简单得很:把所有材料洗净后浸泡半小时,放进砂锅加足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一个小时,煮好的汤清甜润口,全家老少都能喝,张阿姨刚开始喝的时候,明显感觉消化变好了,以前吃完东西总堵在胸口的感觉消失了。
除了四神汤,陈老师还教了个应急妙招——烤馒头片配姜汁,很多人不知道,经过烘烤的馒头表面会形成一层糊化层,这层物质能吸附胃里的多余胃酸,具体做法是把冷馒头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锅里小火干焙至两面金黄,同时切几片鲜姜榨汁,兑少量温水调匀,当胃突然反酸烧心时,先嚼两片烤馒头,再慢慢喝下姜汁水,一般十几分钟就能缓解,这个方法我亲自试过,那次聚餐贪嘴吃了太多辣火锅,半夜胃里火烧火燎的,照着做果然立竿见影。
对于长期脾胃虚弱的人,陈老师建议每天早餐改喝“三黄粥”,所谓三黄,就是黄豆、黄芪、黄小米,黄豆提前泡发打成豆浆,黄芪切片煎煮取汁,最后加入黄小米熬成浓稠的粥,这三种黄色食物都是入脾经的,组合在一起既能补充优质蛋白,又能益气健脾,特别提醒上班族们,早上时间紧张的话,可以前一晚用电饭煲预约好,第二天起床就能喝到热乎的养胃粥,坚持一个月下来,你会发现不仅胃口变好了,连带着精神状态都会提升。
说到日常养护,陈老师反复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的道理,她举了个典型例子:有个年轻姑娘因为减肥长期节食,结果落下了胃下垂的毛病,陈老师让她每天饭后靠墙站立十分钟,配合揉腹操,具体做法是双手叠放在肚脐处,顺时针轻柔按摩36圈,再逆时针按摩36圈,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半年后复查,姑娘的胃部位置明显回升,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稍微多吃点就胀痛难忍。
再好的方子也要因人而异,陈老师特别提醒三类人群要谨慎:一是急性发作期的胃溃疡患者,这时候应该先就医治疗;二是糖尿病患者,使用含糖量高的食材时要控制总量;三是孕妇和儿童,用量需要适当减少,记得去年冬天流感季,我家孩子积食发烧,我想着煮碗山楂苹果水消食,结果孩子喝完反而吐得更厉害,后来才想起陈老师说过,小儿脾胃娇嫩,消食导滞的方子不能太猛,改用焦米粥才慢慢调理过来。
看着大家记笔记的样子,我再补充几个实用细节:所有食疗方都要趁温热食用,凉了反而伤胃;服用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尤其是冰镇饮料绝对碰不得;如果出现持续腹痛或黑便,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就像陈老师常说的:“治病如同修房子,小裂缝及时修补很容易,等到房梁歪了再补救就难了。”
现在回头看看咱们身边,有多少人还在拿自己的身体冒险?熬夜追剧时的薯片可乐,压力大时的烟酒应酬,这些看似平常的习惯正在悄悄侵蚀着我们的脾胃,从今天开始,不妨把陈老师教的这些小方子融入生活:周末花半小时熬锅四神汤,早晨早起十分钟煮碗三黄粥,饭后散散步顺便揉揉肚子,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把脾胃养好了,吃嘛嘛香,干啥都有劲头!
最后再唠叨一句: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初次尝试新方子时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拿不准自己的情况是否适用,最好找专业的中医师把把关,咱们普通人学养生,最重要的是掌握“适度”二字,愿大家都能拥有好胃口,吃出健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