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新选择广东中医药学院职校,传承杏林薪火,培育实用型人才

一归堂 2025-08-12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清晨推开窗棂,晨曦中飘来淡淡艾草香;午后走过长廊,总能听见此起彼伏的捣药声——这便是广东中医药学院职校独有的校园韵律,作为华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中医药类职业院校,这里既延续着千年岐黄之术的精髓,又涌动着现代职教改革的浪潮,正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健康中国战略输送着一批批"能看病、懂制药、会养生"的技术技能人才。

扎根岭南沃土,打造特色职教品牌

走进占地数百亩的校园,满目苍翠间藏着不少玄机,教学楼前那片规整的百草园里,薄荷、金银花、广藿香等岭南道地药材长势喜人,这是学生们辨识中草药的天然课堂;实训楼里飘出的不仅是药香,还有艾灸条燃烧时特有的焦香味道,学校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将岭南医学特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广府凉茶配制到客家擂茶养生,从潮汕青草膏熬制到粤西跌打损伤疗法,地域特色鲜明的课程模块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这里的师资队伍堪称"双师型"典范,既有国医大师亲传弟子坐镇讲台,也有三甲医院退休名医担任客座教授,更有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驻校指导,中药炮制课上,老药师手把手教学生掌握炒王不留行的火候;针灸实训室里,主治医师带着学生练习飞针技法;美容养生课堂上,行业大咖现场演示经络刮痧手法,这种"理论+实操+跟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还没毕业就能积累上千小时的实战经验。

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翻开招生简章会发现,每个专业都透着务实气息,中药学专业细分出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中药质检三个方向,实验室里摆着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高端设备;针灸推拿专业不仅教授传统针刺手法,还开设现代康复理疗课程;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则紧跟老龄化社会需求,重点培养老年病康复、产后康复等紧缺人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健康管理专业群,随着大健康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这个新兴专业群成了报考热门,学生们既要学习中医体质辨识,又要掌握营养配餐技巧;既要熟悉亚健康调理方案,又要懂得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分析,学校与多家体检中心、养老机构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还没出校门就被预订一空。

产教融合走出育人新路径

每年一度的"中医药文化节"堪称校园盛事,学生们自发组建创业团队,有的推出自制的桂花陈皮蜜饯,有的展示自创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茶饮,还有的现场提供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这些看似简单的展销活动背后,是学校构建的完整产教融合体系在支撑。

学校与白云山制药厂、香雪制药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现代学徒制"班,学生每月有半个月时间直接进入企业生产线顶岗实习,中药提取车间里,戴着护目镜的学生正在记录回流提取参数;质量检测中心,穿着白大褂的学生专注地操作着精密仪器,这种"教室-车间-企业"的螺旋式上升培养模式,让毕业生入职就能胜任岗位。

技能大赛锻造真本领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场,总能看到该校学子的身影,去年代表广东省参赛的针灸推拿团队,凭借精准的穴位定位和娴熟的进针手法斩获金奖,备赛期间,指导老师陪着学生反复练习腕力控制,用细沙袋模拟人体皮肤进行穿刺训练,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训练标准,造就了选手们过硬的技能功底。

校内的技能比武更是常态化,每月举办的"中药调剂大赛"上,选手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方、称量、调配、复核等全流程操作;"中医护理技能竞赛"中,铺床法、无菌操作、拔罐疗法等项目考验着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些比赛不仅检验教学成果,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

对于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这里同样是理想的跳板,学校与多所本科院校开通了"三二分段"专升本通道,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本科阶段学习,近年来,不少学生通过专插本考试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名校,还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攻读自然疗法学位。

就业市场上,该校毕业生更是抢手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锁药房、康养机构纷纷前来招聘,有的毕业生进入同仁堂担任执业中药师,有的加盟固生堂成为坐诊医师,还有的自主创业开办中医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还会针对创业学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孵化等全方位支持。

暮色中的校园渐渐安静下来,唯有实训楼的灯光依然明亮,透过窗户望去,一群学生围坐在老师身边,正在讨论明天门诊见习的病例,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古老的中医药智慧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碰撞出璀璨火花,一批批怀揣仁心仁术的年轻人,正从这里出发走向广阔的大健康舞台,如果你也对中医药充满热爱,渴望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技能,不妨来这片充满药香的土地,开启属于你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