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骄阳似火,雨水也多了起来,这天气就像个大蒸笼,闷热潮湿,可偏偏这时候,各种传染病也爱凑热闹,什么手足口病、痢疾、流感,还有蚊虫传播的疾病,一不小心就找上门来,别慌!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智慧,对付这些夏季传染病可是有一套,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唠唠,怎么用中医的方法,在炎炎夏日里筑牢健康防线。
先说说为啥夏天容易闹传染病,中医讲“天人相应”,夏天属火,暑湿之气特别重,高温高湿的环境,就像给细菌、病毒搭了个“温床”,它们繁殖得那叫一个快,再加上夏天人们贪凉,冷饮、空调不离身,脾胃一受凉,正气就不足了,抵抗力下降,外邪自然趁虚而入,而且夏天出汗多,毛孔张开,皮肤屏障功能减弱,也给了病原体可乘之机,所以啊,了解夏季传染病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预防。
说到具体的疾病,手足口病是家长们最头疼的,小朋友手心、脚心、嘴巴里长满小疱疹,疼得吃不好睡不安,中医认为,这是湿热毒邪侵袭脾胃所致,预防的关键就是清热利湿,平时可以给孩子煮点绿豆汤,加点荷叶、薏米,既能解暑又能祛湿,要是发现孩子嘴里有小红点,赶紧用金银花、板蓝根各5克泡水喝,早晚各一次,能及时把火苗掐灭,还有红眼病,眼睛又红又肿,分泌物增多,中医说是肝经风热上攻,可以用菊花、决明子各10克煮水熏洗眼睛,每天两次,清凉明目效果特别好。
痢疾也是夏季高发病,肚子绞着疼,拉脓血便,折腾得人够呛,中医管这叫“肠澼”,多因饮食不洁,湿热蕴结大肠,预防痢疾,关键要把住“病从口入”的关,除了注意饮食卫生,还可以用马齿苋30克煎水代茶饮,这个野菜可是天然的抗菌高手,如果已经中招,初期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加减,黄芩、黄连各6克,葛根15克,煎服两三天就能见效,严重腹泻一定要及时就医,别耽误了病情。
蚊子叮咬带来的麻烦也不能忽视,被蚊子咬后,皮肤红肿瘙痒,抓破了还容易感染,中医有个妙招,用肥皂水清洗被咬处,因为碱性环境能中和蚊子唾液中的酸性物质,然后取新鲜薄荷叶捣烂敷在患处,清凉止痒立竿见影,要是起了大包,可以用艾灸条在距离皮肤2厘米左右的地方悬灸,温热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消肿,家里还可以常备紫草膏,纯中药制成,对付蚊虫叮咬效果杠杠的。
说完防病治病,再聊聊增强体质的根本大法,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硬道理,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可以去中医院贴敷三伏贴,通过穴位刺激激发阳气,平时在家也能做养生操,比如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须单举”,简单易学,每天坚持做几分钟,能增强脾胃功能,饮食上推荐“四神汤”——茯苓、山药、莲子、芡实各20克,加上半只鸡炖汤,健脾祛湿两不误。
说到日常防护,很多人不知道穿衣也有讲究,夏天虽然热,但早晚温差大,最好随身带件薄外套,特别是从空调房出来,突然进入高温环境,冷热交替最容易感冒,选择衣物要以透气吸汗为主,棉麻材质最佳,鞋子也要穿透气的网面鞋,避免脚部出汗滋生真菌,睡觉时记得盖好肚子,所谓“腹为五脏之本”,腹部受凉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情绪管理同样重要,中医说“心主神明”,夏天对应心脏,容易出现心烦意乱的情况,可以试试静坐冥想,每天抽十分钟闭目养神,想象自己身处清凉之地,或者泡杯玫瑰花茶,疏肝理气又养颜,运动方面推荐游泳和太极拳,既不会过度出汗,又能锻炼身体协调性。
最后提醒大家,遇到突发情况不要慌,比如有人中暑昏迷,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扣,用风油精涂擦太阳穴、人中穴,若是食物中毒呕吐腹泻,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应急处理,但记住,这些只是临时措施,症状严重必须马上送医。
其实中医防病的理念很简单,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调和阴阳平衡,就像种庄稼要松土施肥一样,我们的身体也需要精心呵护,掌握了这些中医养生小窍门,这个夏天就能少生病、不生病,健健康康享受美好时光,大家赶紧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吧,毕竟健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