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就胃疼”“吃点凉的立马拉肚子”“总感觉肚子里揣着块冰”——十有八九都是胃寒闹的!今天咱们就把中医对付胃寒的门道掰开揉碎了讲清楚,从判断到吃药再到食补,手把手教你把脾胃焐热乎了!
你的胃真的“受凉”了吗?先看这几个信号
别急着翻抽屉找药片,先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典型胃寒体质: ✅ 怕冷喜暖:喝口常温水都打颤,必须捧个热水袋才舒服; ✅ 隐痛反复:空腹或饭后隐隐作痛,按着肚子能缓解; ✅ 消化拉胯:稍微吃点生冷水果就腹胀、腹泻,大便常年不成形; ✅ 舌象暴露:伸出舌头照镜子,如果舌尖发白、舌边有齿痕,妥妥的阳虚胃寒没跑了!
现代人贪凉成瘾——夏天猛灌冰奶茶、冬天露脚踝穿九分裤,加上熬夜耗损阳气,脾胃这座“后天之本”早就冻得直哆嗦,中医说“十人九胃病”,其中大半根源在胃寒!
对症下药!这几种经典中成药最靠谱
▶︎ 突发剧痛选它——良附丸
要是突然被冷风吹到胃抽筋,疼得直冒冷汗,赶紧含服几粒良附丸,这个古方只有高良姜和香附两味药,一个驱寒止痛,一个疏肝理气,就像给痉挛的胃裹上温热的毛毯,不过注意,这是急救用的“灭火器”,连吃三天还没好转就得停。
▶︎ 长期调理必备——附子理中丸
那些动不动就胃胀、食欲差的慢性胃寒患者,更适合用附子理中丸慢慢调养,方子里的制附子大补脾肾之阳,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干姜更是暖胃高手,很多粉丝反馈吃了半个月,终于敢啃苹果不用煮着吃了!但要注意,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的人千万别碰,否则火上浇油。
▶︎ 反酸烧心专用——香砂养胃丸
有些胃寒的朋友还会伴随胃酸上涌,总觉得喉咙里有酸水往上顶,这时候单纯用热药反而刺激胃酸分泌,香砂养胃丸就聪明多了,木香、砂仁行气消胀,半夏降逆止呕,配上茯苓陈皮健脾祛湿,特别适合吃完火锅烧烤后胃里咕噜叫的情况。
不想吃药?试试这些厨房里的“天然胃药”
老话说得好:“药疗不如食疗”,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日常吃喝才是根本,给大家整理了几个亲测有效的暖胃食谱:
☀️ 晨起一杯黄金饮
做法超简单:带皮苹果切块+3片生姜+5颗红枣,加水煮20分钟,苹果生津润燥,生姜驱寒升阳,红枣补气血,早晨空腹喝一杯,整个上午胃里都暖暖的,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以前不敢吃的沙拉也能少量尝试了!
🍲 周末炖锅暖心汤
推荐当归羊肉汤:羊排焯水后,加当归10克、枸杞15克、党参20克,小火慢炖两小时,羊肉本是血肉有情之品,搭配补血圣药当归,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经期腹痛的女生,喝完浑身微微出汗,比敷十个暖宝宝都管用!
🌿 办公室常备小零嘴
炒熟的黑芝麻混合核桃碎装罐子里,工作间隙抓一把嚼着吃,黑色入肾,芝麻核桃都能补肾精,而肾为先天之本,肾阳充足了才能源源不断供给脾胃热量,比吃那些甜腻的饼干健康多了!
千万避开这些伤胃雷区!
正在调理胃寒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 拒绝一切冷饮冰淇淋:哪怕夏天再热,也要喝常温以上的饮品; ❌ 慎吃寒性水果:西瓜、梨、柚子尽量蒸熟再吃,直接吃等于往冰箱里塞冰块; ❌ 穿衣保暖很重要:特别是腰腹部,建议贴身穿件棉质背心,晚上睡觉盖好薄毯。
有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一位白领姑娘总抱怨胃不舒服,做了胃镜也没大问题,后来发现她每天中午都去便利店买冷藏饭团当午餐,改吃现做的热乎饭菜后,不到两周所有症状都消失了!可见生活习惯的影响有多大。
特殊情况怎么办?听听过来人的经验
遇到过不少纠结的小伙伴问:“我有慢性胃炎能吃这些吗?”其实只要辩证准确就可以,如果是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配合摩罗丹这类专治久病的药物,还有个小窍门分享给大家:平时准备一小盒丁桂儿脐贴,感觉胃部发冷时贴在中脘穴(肚脐上方四指处),半小时就能感觉到热气渗透进去。
说到底,中医调理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与其等到胃疼了才慌忙找药吃,不如从今天开始戒掉冰镇饮料,吃饭时细嚼慢咽,睡前用艾草包热敷肚子,毕竟脾胃喜欢细水长流的呵护,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刺激,下次再有人问你“胃寒吃什么药”,不妨把这些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