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遇上中医智慧,原来它还有这些古雅名字!

一归堂 2025-08-13 科普健康 1608 0
A⁺AA⁻

朋友们,今天咱们聊点严肃又实用的话题——那个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的心血管疾病,西医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但在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里,它可有着截然不同的名字和解读方式,想知道老祖宗是怎么给这种病起名的吗?跟着我一起揭开中医对冠心病的独特认知吧!

中医眼里的冠心病:不是病名而是症候群

中医看病讲究整体观念,不像西医那样盯着局部病变,在中医看来,冠心病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舒服,其实都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这两个词听着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胸痹”就是胸口发闷、堵得慌的感觉;“心痛”则直接描述了心前区疼痛的症状。

说到这儿你可能好奇了:为什么不用统一的病名呢?这是因为中医更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当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等症状时,中医会根据具体表现来判断是哪个脏腑出了问题,气血运行出了什么状况,就像同一棵树生病,叶子黄可能是缺水,也可能是生虫,治疗方法当然不一样啦!

那些藏在典籍里的文雅称谓

翻开《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这些中医经典,你会发现古人描述冠心病的方式简直像写诗一样优美,除了前面说的“胸痹”“心痛”,还有“真心痛”“厥心痛”这样充满意境的名字。

▶ “真心痛”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灵枢·厥病篇》,说的是那种剧烈到让人直冒冷汗的心口剧痛,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这里的“真”字可不是真假的意思,而是指病情已经影响到心脏本身,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

▶ “厥心痛”就更有意思了,它指的是心痛连带着四肢发凉、出冷汗的情况。“厥”在中医里指阴阳失衡导致的昏厥或肢体逆冷,说明这时候不仅心脏难受,全身气血都乱套了。

这些古老的命名方式告诉我们,中医早就注意到冠心病不仅仅是心脏的问题,还会引发全身性的连锁反应。

追根溯源:冠心病是怎么找上门来的?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离不开三大元凶:痰浊、血瘀、气滞,这三位要是联手作案,那就麻烦大了!

第一号杀手——痰浊
现代人爱吃油腻甜食,加上久坐不动,脾胃运化功能变弱,湿气堆积久了就变成黏糊糊的痰浊,这些痰浊就像马路上的沥青,慢慢附着在血管壁上,让原本通畅的道路越来越窄,想象一下,如果水管里流着浑浊的泥浆水,时间久了肯定会堵住对不对?

第二号凶手——血瘀
血液本该像奔腾的江河般顺畅流动,但如果受了寒凉刺激,或者情绪压抑导致肝郁气滞,血液就会变得粘稠缓慢,瘀血一旦形成,就像河道里的淤泥越积越多,最终把血管完全堵死,很多心绞痛患者发作时感觉像压着石头,其实就是瘀血在作怪。

第三位帮凶——气滞
生气着急的时候,我们常说“气得心疼”,这话还真有道理!情志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心肺功能,气为血之帅,气走不动,血也跟着停滞,这就是典型的“气滞血瘀”,有些朋友明明检查指标正常,却总感觉胸闷憋气,很可能就是气机不畅惹的祸。

辨证论治:中医如何对症下药?

中医对付冠心病从来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点量身定制方案,常见的几种类型你对照看看有没有中招:

类型 典型表现 调理方向
心血瘀阻 刺痛固定位置,舌下静脉粗紫 活血化瘀(丹参、红花)
痰浊闭阻 胸闷如窒,体型偏胖 化痰宽胸(瓜蒌、薤白)
气阴两虚 乏力盗汗,心悸失眠 益气养阴(人参、麦冬)
心肾阳虚 畏寒肢冷,水肿喘息 温补阳气(附子、肉桂)

举个真实案例:张阿姨退休后突然频繁出现胸闷,稍微活动就喘不上气,她来找我就诊时,我发现她舌苔厚腻发黄,脉象滑数,明显是痰热壅塞的表现,给她开了清化痰热的经典方剂小陷胸汤加减,配合饮食清淡,两周后胸闷明显减轻,这说明找准病因才能药到病除。

未病先防:中医教你养护心血管

既然知道了致病因素,预防起来就有章可循,中医强调“治未病”,也就是在疾病发生前做好防护,分享几个简单实用的养生妙招:

晨起叩齿吞津法:早上起床后上下牙齿轻轻叩击36次,待唾液分泌增多时分三次咽下,唾液在中医称为“金津玉液”,能滋养心肺,这个方法特别适合晨起感觉胸闷的朋友。

膻中穴按摩:两乳头连线中点就是膻中穴,每天早晚用拇指按揉5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宜,这是八会穴中的气会,专门调节胸中之气。

食疗推荐:山楂荷叶茶(干山楂10g+荷叶5g泡水)、黑木耳炒西芹都是不错的护心食谱,注意少吃动物内脏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情志调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保持心情舒畅比吃什么补品都重要,建议培养种花养草之类的兴趣爱好,让心灵得到放松。

中西医结合:双剑合璧效果更好

说到这里必须澄清一个误区:中医治疗冠心病并不是排斥西药,而是要发挥各自优势,急性发作期该吃硝酸甘油还得吃,稳定期可以用中药改善症状、延缓进展,临床观察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配合三七粉活血,既能增强疗效又能减少胃肠道副作用。

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心血管科的中西医结合门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比如做完支架手术后的患者,通过中医调理可以减少再狭窄的风险;而对于不适合手术的老人,纯中药保守治疗也能有效控制病情。

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出现心血管问题,真的让人揪心,希望大家都能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从今天开始,少熬夜、控烟酒、多运动,再加上适当的中医调理,我们的心脏一定会感谢现在的你!毕竟,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