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节奏快得像按下了加速键,很多人吃饭没个准点儿,压力也像山一样压着,结果胃部问题越来越常见,其中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胃溃疡穿孔——这可不是普通的肚子疼那么简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医眼里的这种急症,看看老祖宗的智慧怎么帮我们化解危机。
先搞懂:什么是胃溃疡穿孔?
就是原本只是黏膜破损的胃溃疡突然“捅破了窗户纸”,胃酸、食物残渣甚至消化液漏进腹腔,引发剧烈疼痛和炎症反应,就像家里水管爆了,水花四溅还不管不顾的话,整个屋子都得遭殃,这时候人体会表现出典型的“三部曲”:先是上腹部刀割样剧痛,接着疼痛迅速扩散到全腹;随后出现发烧、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休克,西医通常会紧急手术修补,但术后恢复慢、费用高,不少人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
中医怎么看这个病根儿?
中医认为,胃溃疡穿孔的本质是“本虚标实”,所谓“本虚”,指的是脾胃虚弱久了,就像长期透支的信用卡,自身修复能力下降;而“标实”则是湿热、瘀血这些病理产物趁机捣乱,想象一下你的胃是个加工厂,平时运转正常时能按时生产消化酶,一旦机器老化(脾胃虚)加上原料堆积(饮食不节),就容易出故障。
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脾胃虚寒型,表现为隐隐作痛、喜温怕冷,吃点凉的就难受;第二种是肝郁气滞型,情绪波动大时疼痛加重,还伴有嗳气反酸;第三种是瘀血阻滞型,疼痛位置固定,按下去更疼,舌头颜色发暗或有瘀斑,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差别很大,这也是中医讲究“一人一方”的原因。
中医急救有妙招:内外兼治保平安
遇到急性发作期,中医也不是干等着,我们会用针灸快速止痛,选足三里、内关、中脘这几个穴位,就像给身体按下暂停键,配合中药灌肠,让药效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有个经典方子叫“乌及散”,由海螵蛸、白及、三七组成,既能收敛创面又能止血,很多医院都会作为术前准备使用。
等到病情稳定进入慢性期,就要打持久战了,这时会根据体质开个性化药方:如果是脾胃虚寒的人,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里面黄芪补气固表,桂枝温通经脉,饴糖缓急止痛,就像给受损的胃壁穿上防护服;要是肝郁气滞型的,柴胡疏肝散最合适,陈皮、川芎行气活血,枳壳理顺气机,相当于给憋闷的情绪松绑。
日常调养胜过吃补药
都说“三分治七分养”,这点在胃病上特别明显,饮食上要记住三个原则:软乎乎、暖烘烘、慢悠悠,粥是最好的选择,小米山药粥养胃阴,南瓜红枣粥补气血,千万别学年轻人喝冰美式咖啡,那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
生活习惯也要改改:饭后百步走改成饭后靠墙站,给胃部减轻负担;睡前揉腹十分钟,顺着肚脐周围顺时针按摩,促进胃肠蠕动;最重要的是学会减压,可以试试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简单还能疏通经络。
这些误区千万碰不得!
有些人觉得既然中医好,那就彻底不用西药了吧?大错特错!对于已经穿孔的患者,必须先控制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这时候该输液就得输,中医的优势在于后期调理,防止复发,还有人迷信偏方,什么大蒜白酒泡着喝,这不但对胃刺激极大,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给大家分享个真实案例:去年接诊过一位出租车司机王师傅,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胃溃疡穿孔,手术后他拒绝继续吃抑酸药,转而找我们调理,根据他舌淡苔白、乏力便溏的特点,开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配合艾灸神阙穴,三个月后复查,溃疡面明显缩小,现在他已经能正常开车工作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要重视身体的报警信号,如果发现持续上腹痛、黑便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中医治疗胃溃疡穿孔不是万能灵丹,但在合适的阶段介入,确实能帮助很多人摆脱痛苦,重获健康生活,毕竟,最好的医生永远是你自己,规律作息、科学饮食才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