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 XXXX-XX-XX XX:XX 发表于XX
清晨刚推开窗户深呼吸时突然喉间发紧,运动后止不住地咳嗽喘息,换季就发作的胸闷气急……这些困扰无数人的呼吸道症状,很可能正是支气管哮喘在作祟,西医治疗虽能快速缓解急性发作,但反复发作总让人苦恼,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医智慧里藏着不少宝贝,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讲讲那些经过千年验证的中医验方,帮你从根上调理体质,减少哮喘发作频率。
【先搞懂为啥会犯病】
中医看哮喘可不像拍片子那么简单,在我们中医眼里,这毛病就像一场身体内部的"叛乱"——正气不足是内因,外感风寒、饮食生冷、情绪波动都是导火索,特别是现在年轻人贪凉爱喝冰饮,中老年人阳气渐衰,更容易让寒湿之气趁虚而入,当肺失宣降、肾不纳气、脾运失常时,就会形成痰浊阻滞气道,稍微受点刺激就引发喘息咳嗽。
记得门诊遇到过位外卖小哥,每次淋雨送餐后就剧烈喘息,这就是典型的外感风寒诱发型,还有个退休教师每到梅雨季就犯病,明显属于湿热蕴结的类型,所以说治病前一定要辨清自己的体质类型,就像锁匠配钥匙,对症才能见效。
【四大经典验方对症下药】
▶︎ 冷风一吹就咳喘?试试小青龙汤加减
要是你发现每当气温骤降、吹到冷风就喉咙发痒想咳嗽,吐出来的痰清稀带泡沫,那大概率属于寒性哮喘,这时候张仲景的小青龙汤特别管用,这个方子就像给受寒的身体披上暖阳外衣,麻黄桂枝驱散体表寒气,干姜细辛温暖肺脏,配上五味子防止发汗过度,不过要注意,如果感觉口干舌燥就要停用,说明体内有热了。
有个真实案例:建筑工人老李头天冒雪干活,当晚就憋得睡不着觉,我用小青龙汤加了几克紫苏叶帮他发散体表寒气,三副药下去就能平躺睡觉了,当然具体用量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毕竟每个人的耐受度不同。
▶︎ 痰黄黏稠难咳出?定喘汤来帮忙
有些人发作时痰声漉漉,咳出来的痰又黄又稠,还伴有口渴便秘,这多属热哮,这种情况下定喘汤就是克星,桑白皮、黄芩像消防员一样清热泻火,杏仁、苏子忙着降气化痰,再配合款冬花润肺止咳,特别注意服药期间要忌辛辣油腻,不然等于给体内的火堆添柴火。
去年接诊过个火锅店老板,天天吃麻辣锅底导致痰热壅盛,我给他开了定喘汤加大贝母剂量,叮嘱他暂时改吃清蒸鱼,两周后复诊时他说现在闻到辣椒味都不呛嗓子了,这才是真正去除了病根。
▶︎ 动则气喘腰膝酸?金匮肾气丸打基础
很多中老年朋友会发现,自己不仅喘得上不来气,还总觉得腿脚发软、夜尿频多,这是典型的肾虚摄纳无力的表现,金匮肾气丸就像给衰弱的肾脏充充电,熟地山药补肾填精,附子肉桂温阳化气,这类患者特别适合冬季膏方调理,慢慢培补元气。
见过最典型的是一位太极教练,以前教课示范动作时总要中途休息好几次,连续服用三个月肾气丸后,现在能完整打完一套陈氏太极拳都不带喘气的,可见补肾纳气对改善生活质量有多重要。
▶︎ 食欲差易感冒?六君子汤固本培元
还有些朋友平时稍不注意就感冒,吃东西没胃口,大便总是不成形,这说明脾胃虚弱生痰的根源没解决,六君子汤堪称后天之本的保护神,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茯苓陈皮燥湿化痰,半夏生姜化解胶着的痰浊,坚持服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切断生痰之源。
有个小学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妈妈带来看诊时发现孩子面色萎黄、舌苔厚腻,用六君子汤加减做成甜味的糖浆,孩子喝了两个月后整个冬天都没再请假输液,可见调理脾胃才是治本之道。
【藏在厨房里的食疗方】
说完药方再说说家常能吃的好东西,核桃仁炖百合简直是天然润肺佳品,取核桃仁30克、鲜百合50克,加点冰糖隔水炖煮,每周吃两次能滋润肺阴,还有款经典饮品叫三子养亲茶,就是把炒过的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各6克装进茶包,沸水冲泡代茶饮,对痰多的慢性期患者特别友好。
这里要提醒大家两个误区:一是别盲目相信网上说的"以形补形",什么吃猪肺治哮喘根本没科学依据;二是忌食海鲜发物的说法太绝对,只要对虾蟹不过敏完全可以适量食用优质蛋白,关键是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建立个性化的饮食清单。
【日常保健这样做】
说到预防复发,穴位按摩可是门学问,每天早晚按揉天突穴(锁骨中间凹陷处)五分钟,能宽胸理气;搓热双手捂住肺俞穴(第三胸椎旁开1.5寸),温热感渗透进去很舒服,还有个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腹式呼吸法: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收缩腹部,每天练十分钟能增强膈肌力量。
环境管理也不能忽视,新装修的房子务必通风半年以上,雾霾天出门戴N95口罩,空调滤网每月清洗一次,家里最好备个湿度计,保持40%-60%的湿度最适宜呼吸道健康,记住这些细节,很多时候比吃药更重要。
【关键提醒】
虽然介绍了这么多方法,但要郑重告诉大家:急性发作期该用西药还是要用,等病情稳定后再进行中医调理,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文中提到的剂量仅供参考,必须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最近就遇到擅自加大药量的病例,结果出现心悸失眠的副作用,得不偿失啊!
看着越来越多人通过中医调理摆脱了哮喘痛苦,真心替他们高兴,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毕竟对抗慢性病是个持久战,互相分享经验才能少走弯路,下次我们聊聊儿童哮喘的特殊调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