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气是其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古文中,“气”写作“炁”,这个字蕴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无、有以及介于无和有之间,这种似有似无的状态,比无还多点,比有还少点,正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发明这个“气”(炁)字的人,无疑是通晓宇宙奥秘的智者,他几乎把中医所有的机密都揭示了出来。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一种“人体宇宙观”,与西医注重人体解剖系统不同,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西医通过尸体解剖或抽取部分体液来观察人体,看到的往往是没有氧气、没有血液流动、没有生机的死细胞和器官,而中医则强调气血的流通和气的升降出入,认为人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而非静止的尸体。
中医讲究从全局出发,找到疾病的根源,这就像一棵树,树叶黄了不是喷点水就能救回来,而是要找到根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同样地,一个人咳嗽,有人吃止咳药就好,有人却越吃越难受,这是因为“咳嗽”只是表象,背后的病机却各有不同,中医就是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找到这个病机,才能对症下药。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为我们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能量场的失衡,现代研究指出,许多当代人因生活压力与不当饮食造成脾胃失调,进而使身体出现亚健康现象,北京中医药大学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在实验中证实了这一点。
一个好的中医,继承的是中华民族的品德、东方哲学内蕴、圣贤体系的思想以及一病一术的经验,古人云:“一物一太极,相生相克”,所以每一个病产生的原因都有其独特原因和病理,用药要明其隐情,随手拈来。
中医的玄机在于其对人体的整体认识和对疾病的深入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哲学思想,通过学习中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健康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