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中医教你如何养生保健

一归堂 2025-08-25 科普健康 1606 0
A⁺AA⁻

随着秋风渐凉,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在这个时节,气温骤降,秋意浓厚,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开始盛行,对于注重养生的人来说,寒露不仅是一个感受季节变换的时刻,更是调整身心、防病于未然的重要节点,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寒露时节的中医养生之道,学会如何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健康活力。

理解寒露的气候特点

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水增多,早晚温差大,人体易受寒邪侵袭,自然界呈现出“阳消阴长”的趋势,万物准备进入休眠状态,人体也应随之调整,以适应这一变化。

饮食调养,温润为主

  1. 滋阴润燥:寒露期间,空气干燥,易伤肺津,导致口干舌燥、咳嗽等症状,饮食上应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蜂蜜等,它们不仅能滋润肺部,还能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2. 温补适度:虽然天气转凉,但不宜过度进补温热食物,以免体内积热,影响秋冬之交的阴阳平衡,适当食用一些温和的肉类,如鸡肉、牛肉,搭配山药、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增强抵抗力。

  3. 少辛增酸:中医认为,辛味发散,酸味收敛,寒露后宜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酸性食物,如柠檬、山楂,有助于收敛肺气,防止外邪侵入。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时节,应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养阴精,早晚温差大,要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注意腹部和足部的保暖,避免寒邪直中脾胃。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秋季是锻炼的好时机,适宜进行如太极、八段锦、慢跑等轻柔的运动,这些运动既能促进气血流通,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运动时注意出汗后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情志调摄,保持平和

秋季容易情绪波动,应注重情志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抑郁、烦躁,可以通过听音乐、品茗、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达到心神安宁的效果。

中药调理,因人而异

根据个人体质差异,可适当采用中药调理,体质偏虚者可服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阴虚火旺者可用知母、麦冬等药材泡茶饮用,但需强调,使用中药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寒露时节的中医养生重在顺应自然,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良好的心态调整,来增强身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积月累的习惯养成。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