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只眼草药图片,揭秘这种神奇植物的多面魅力

一归堂 2025-09-02 科普健康 1614 0
A⁺AA⁻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自媒体作者和SEO专家,今天我要带大家深入了解一种神奇的草药——千只眼,无论你是草药爱好者还是对自然疗法感兴趣的朋友,相信这篇文章都会给你带来不少新知。

千只眼是什么?

千只眼(学名:Murraya tetramera Huang),是一种芸香科九里香属的小乔木,它高约3-7米,树皮光滑,奇数羽状复叶具7-11片斜卵状披针形小叶,叶缘具浅圆齿,叶面密布半透明油室,花期在5-7月,花朵白色且芳香,果期在9月,结出的浆果为米红色。

千只眼的别名与分布

千只眼有许多别名,包括穿花针、臭漆、透光草等,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平地至海拔约1400米的丘陵山地灌木或阔叶林中,多见于谷地湿润地方,石灰岩及石灰岩山地都有它的踪迹,它广泛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千只眼的性味归经及功效

千只眼的性味归经为辛、微苦、微温,其主要功效包括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等,它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等症状。

千只眼的药用部位及采集方法

千只眼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其叶子和根,夏秋采叶,秋季采根,洗净切段后可以鲜用或阴干备用,这种采集方法确保了药材的新鲜度和药效。

千只眼的使用方法

千只眼的使用方法多样,内服和外用皆可,内服时,叶用量一般为2~4钱,根用量为3钱,水煎服,外用时,可以将叶煎水洗患处。《生草药性备要》还记载了一种特别的方法:用千只眼捣碎浸酒服,可以治疗肚痈。

千只眼的历史记载

千只眼在古代草药书籍中也有详细记载。《生草药性备要》中提到,千里香(即千只眼)味辛,性温,具有止痛、消肿毒、通窍、止疮痒、去皮风、杀螆疥的功效。《医学集成》则记载了用九里香草捣碎浸酒治疗肚痈的方法,这些古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千只眼的多种用途,也证明了它在传统医学中的广泛应用。

千只眼的现代研究和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千只眼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多种生物活性,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风湿病、皮肤病等,千只眼的提取物也被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中,因其具有抗氧化和美白作用。

千只眼的文化背景

除了其药用价值,千只眼在文化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在一些地区,人们认为千只眼具有驱邪避凶的作用,常将其挂在门上或用作护身符,千只眼的花白色芳香,也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

如何识别千只眼

识别千只眼并不难,它的叶片呈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枚,近革质,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全缘,侧脉及支脉明显,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梗短;萼裂片4(5),淡黄绿色,卵形;花瓣4(5),倒卵状椭圆形,散生油腺点;雄蕊8,稀10,花丝向下渐宽,果球形,径1-1.5厘米,鲜红至暗红色。

注意事项

尽管千只眼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但并非人人适用,阴虚火亢者应避免使用千只眼,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千只眼是一种多功能的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了解千只眼的性味归经、功效、使用方法以及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天然资源来改善我们的健康,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欢迎大家分享和讨论更多关于千只眼的知识。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