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山慈菇图片大全

一归堂 2025-09-03 科普健康 1612 0
A⁺AA⁻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自媒体作者和SEO专家,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草药山慈菇的图片以及它的相关知识,如果你对这种神奇的植物感兴趣,那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山慈菇,山慈菇是一种兰科植物的干燥假鳞茎,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它有三个别名:毛慈菇、冰球子和金灯花,夏秋二季是采挖的最佳时节,这个时候的山慈菇药效最佳。

山慈菇的外观特征

山慈菇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状或稍扁平,直径一般在1-2厘米之间,外表颜色多为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细小皱折,顶端有一个圆形的蒂迹,底部凹陷处有须根,须根长约1-3厘米,粗1-2毫米,腰部有下凹或突起的环节,俗称腰带,假球茎周围被有或疏或密的金黄色丝状毛须及黑色细须。

不同品种的山慈菇

山慈菇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杜鹃兰:这种山慈菇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状尖圆形或稍扁平,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细小皱折,顶端有一圆形的蒂迹;底部凹陷处有须根,须根长约1-3cm,粗1-2mm;腰部有下凹或突起的环节,俗称腰带。

  2. 独蒜兰:这种山慈菇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1.5cm,顶端渐突起,基部脐状,有须根或须根痕,腰带往往在凹入部,故不甚明显,撞去表皮者表面呈黄白色、浅黄色或灰黄色,带有表皮者呈浅棕色或棕色,光滑,或有皱纹及深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半透明,气微弱,味淡微苦,稍粘。

  3. 云南独蒜兰:这种山慈菇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至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其干燥假球茎呈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1.5cm,顶端渐突起,基部脐状,有须根或须根痕,腰带往往在凹入部,故不甚明显,撞去表皮者表面呈黄白色、浅黄色或灰黄色,带有表皮者呈浅棕色或棕色,光滑,或有皱纹及深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半透明,气微弱,味淡微苦,稍粘。

山慈菇的性味归经与功效

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等病症,它还可以用来治疗瘸瘕痞块。

如何炮制和使用山慈菇

炮制山慈菇时,需要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后切薄片,然后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即可,内服煎汤,用量为3-6克;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山慈菇的配伍应用

山慈菇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紫金锭(《外科正宗》)治由湿温时邪引起的神昏胸闷、呕恶泄泻及小儿痰壅惊闭;外治痈疽疔疮、肿核结毒等症:茅慈姑60克,红芽大戟(醋炙)45克,五倍子、千金子霜各30克,朱砂12克,雄黄6克,麝香9克,制糊为锭,每服0.6-1.5克,日服1-2次,温开水磨服或捣碎冲服;外用醋磨调敷患处,孕妇忌服,方中山慈姑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君药。

山慈菇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通过了解山慈菇的外观特征、不同品种、性味归经与功效、炮制方法以及配伍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来治疗各种疾病。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