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开启"蒸烤"模式,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的日子又来了,前两天隔壁王叔顶着大太阳修空调外机,结果晕乎乎的被抬回来,全家人急得团团转,这时候就有人提议"赶紧喝点藿香正气水",也有人说要煮绿豆汤,还有人翻出祖传的刮痧板,那么问题来了——中暑到底能不能喝中药?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个关乎性命的话题。
中暑不是小事,搞懂症状才能对症下药 很多人以为中暑就是"热得受不了",其实这毛病分轻重,轻度中暑会出现头晕目眩、大量出汗、浑身无力,这时候及时处理还能救回来,要是发展到重度中暑,就会出现40℃高烧、意识模糊甚至抽搐,这时候送医路上耽误一分钟都可能出大事,去年我们小区张大爷就是在工地硬撑着干活,结果热射病进了ICU,把全家人都吓坏了。
中药治中暑,这些传统妙方真有用
-
藿香正气水:这个红色瓶的小药水估计家家户户都有,但它可不是万能的,要记住三个关键点:必须是阴暑(比如吹空调着凉)、没破皮的情况下才能喝,去年办公室小刘运动后猛灌冰可乐,肚子疼得直打滚,喝了半支立马见效,但要是在太阳底下晒蔫了,这时候喝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
绿豆汤的讲究可大了 我奶奶辈总说"绿豆汤最解暑",但这里面门道多着呢,煮汤时要记得别放碱,否则破坏营养成分;体质虚寒的人要加姜片中和;最关键的是一定要连皮煮,绿豆皮才是真正的清热高手,去年三伏天我天天给快递小哥送冰镇绿豆汤,有个小哥偷偷跟我说:"你们这汤比功能饮料管用多了!"
-
刮痧不是越痛越好 我妈每次给我刮痧都像在耕地,其实正确的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特别是脖子两侧的筋脉,轻轻刮几下就能退热,但要注意皮肤有破损或者身体虚弱的时候千万别乱刮,去年健身房教练给人刮痧差点出事儿。
这些中药误区,9%的人都中招 前几天看诊遇到个小伙子,中暑后自己抓了副金银花茶猛喝,结果晚上开始拉肚子,原来他忘了自己是虚寒体质,寒性的中药喝多了伤脾胃,还有个大姐听信偏方,把艾草煮水当茶喝,结果上火起满嘴泡,要记住:
- 人参、当归这些补药这时候千万别碰
- 生姜红糖水只适合受凉引起的中暑
- 凉茶不能当白开水灌,一天最多喝两杯
中西医结合,防暑更要讲科学 说个真实案例:建筑工地的老赵师傅每天揣着人丹和西洋参片,结果上个月还是中暑送医了,问题出在哪儿?原来他不知道人丹要含服,直接嚼碎了咽下去,药效全打了折扣,医生后来教他:
- 高温天出门前半小时喝支藿香正气口服液
- 带冰片薄荷脑的清凉油擦太阳穴
- 每小时补充淡盐水(加点葡萄糖更好)
- 午休时间哪怕眯十分钟也有效
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 孕妇中暑千万不能随便喝中药,去年急诊科收了个孕妈自己煮鱼腥草汤喝,结果引发宫缩,小孩中暑要慎用薄荷类辛凉药物,建议用乌梅冰糖水代替,老人如果出现中暑征兆,马上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腋下和手腕,比喝药更紧急。
最后说句实在话:中暑喝中药就像吃西瓜要吐籽——有用但要注意方法,轻度中暑时适当使用中药调理确实管用,但出现高烧、昏迷这些危险信号,千万别想着靠喝药顶过去,去年我院接诊过个固执的大叔,明明已经意识模糊还非要回家"刮痧祛暑",结果耽误治疗落下后遗症,中药是帮手,不是救命稻草,关键时刻该打120就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