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引入:
最近总听身边的朋友念叨“湿气重”,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不舒服,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宝库里,其实藏着许多调理身子的好物,比如今天要说的香芋子,别看它名字土气,却是南方山区常见的药食两用材料,既能当菜吃,又能煮水祛湿气,堪称“天然调理师”,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味低调的中药香芋子,看看它到底有多神奇!
香芋子是啥?很多人叫错名字!
第一次听到“香芋子”,不少人以为是芋头籽,其实大错特错!中药里的香芋子,学名叫零余子,是山药藤上结的“小珠子”,也叫“山药蛋”,它长得圆滚滚的,表皮黄褐色,剥开后里面是白白的果肉,口感脆嫩,带点山药的清香,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老百姓常拿它炖汤、炒菜,甚至直接泡水喝,说是能“赶走一身湿气”。
小知识:
香芋子和芋头没关系,倒是和山药“沾亲带故”,它含有淀粉、黏液蛋白、多酚类物质,既是营养美食,也是健脾祛湿的中药,老一辈人常说:“湿气缠身,煮碗香芋子水,比拔火罐还管用!”
香芋子的“隐藏技能”:3大养生功效
-
祛湿排毒,告别“水肿体质”
湿气重的人,早上起来眼皮肿、小腿胀,舌苔厚腻,香芋子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湿,帮身体排出多余水分,民间偏方里,常用它煮水喝,加点茯苓、赤小豆,效果翻倍,我自己试过连喝一周,原本松垮垮的裤子居然不勒了,上厕所也更“通畅”。 -
补脾养胃,胃口差快来试试
脾胃虚弱的人,吃饭不香、容易累,香芋子里的淀粉酶和黏液蛋白,能修复胃黏膜,促进消化,我妈以前总胃胀,我让她把香芋子蒸熟捣泥,早晚吃一勺,现在她说“吃饭都香了”。 -
润肺止咳,干燥季节必备
秋冬嗓子干、咳嗽多?香芋子煮冰糖水,润喉效果堪比枇杷膏!它含的黏液质能缓解喉咙干痒,还能滋阴润燥,邻居阿姨每年秋天都晒一大筐香芋子,她说:“咳嗽不用慌,煮水喝三天就好!”
香芋子怎么吃?花式用法别错过!
-
懒人祛湿茶:香芋子+陈皮
抓一把香芋子(约10颗),敲碎外壳,加2片陈皮、5颗红枣,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每天喝两杯,一周就能感觉身体轻盈了,注意:外壳有点涩,建议捏碎再煮,别整个丢锅里! -
糖醋香芋子:酸甜开胃
香芋子洗净煮熟,剥皮后裹淀粉炸至金黄,再淋上糖醋汁,外酥里嫩,比炸藕盒还好吃!小孩不爱吃药?这道菜悄悄加几颗,治病又解馋。 -
香芋子炖鸡:秋冬进补神器
老母鸡切块焯水,加香芋子、山药、枸杞炖2小时,起锅前撒盐,汤鲜味美,特别适合体虚乏力的人,我爸去年总喊腰酸,喝了这汤半个月,现在天天夸“比人参管用”。
注意事项:这些人别乱吃!
- 腹泻者慎用:香芋子富含淀粉,吃多了可能加重拉肚子。
- 过敏体质小心:少数人对它过敏,第一次吃先尝一两颗。
- 别空腹吃:黏液蛋白会刺激胃,最好饭后食用。
如何挑选和保存?干货来了!
- 挑好的:选表皮光滑、无霉斑的,捏起来硬实的更新鲜。
- 存久的:晒干后装密封袋,放阴凉处能存半年,记得定期检查,发霉的千万别吃!
中药香芋子虽然小众,但真是“宝藏食材”,祛湿健脾、润肺止咳,还能变着花样吃,关键还便宜!下次去菜市场,不妨买点回家试试,湿气重的姐妹、脾胃弱的长辈,赶紧安排上吧!别忘了留言告诉我,你最爱哪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