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三年,最听不得的就是孩子"哇"的一声吐了满地,看着小家伙蔫头耷脑的小脸,当妈的心里跟猫抓似的,其实很多新手爸妈都不知道,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对付小儿呕吐特别有一套,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年我用过的有效中成药,都是实打实的带娃经验!
搞清楚为啥吐才是关键 小娃娃说不清哪里难受,咱们当妈的得学会当"侦探",最常见的三种呕吐情况特别好分辨:
- 吃多了撑的(舌苔厚腻,嘴巴有酸臭味)
- 肚子着凉了(手脚发凉,吐出来的东西清稀)
- 积食闹脾气(嘴里有腐臭味,大便干结)
我家药箱常备的"止吐三剑客" 【保和丸】这个真的是积食呕吐的神药!记得去年过年,娃看见坚果零食走不动道,当晚就吐得床单上都是,我赶紧给她吃了半颗保和丸(碾碎冲水),第二天活蹦乱跳继续讨糖吃,特别适合那种吃多后打嗝都是酸腐味的情况,消食导滞特别灵。
【藿香正气水】这个红色小瓶简直是夏季救星!上个月带娃去水上乐园玩,估计是冷热交替着凉了,晚上吐了两次,我滴了5滴在温水里给她喝,配合丁桂儿脐贴,第二天就抢着要吃冰淇淋了,不过要注意三岁以下宝宝要稀释到10倍,千万别直接喝原液。
【山楂陈皮水】这个是我自己配的土方子,炒山楂+陈皮各3克煮水,去年流感季娃发烧后总恶心,喝这个酸酸甜甜的特别受待见,现在只要她说"妈妈我嗓子堵得慌",不用量体温都知道低烧了,煮一碗喝下去准好。
这些坑千万别踩!
- 别把大人药掰一半!儿童专用剂型不是摆着好看的,我邻居给娃吃成人吗丁啉,结果烧到39度送医院
- 吐完别急着喂吃的!缓半小时用温水漱口,喝点米汤最好
- 喷射状呕吐要警惕!去年我家二宝喷出两米远,吓得我连夜挂急诊,结果是肠套叠
老中医教我的小妙招
- 揉板门穴:手掌大鱼际那一块,顺时针轻揉5分钟,边揉边跟娃说"小怪兽被赶走啦"
- 生姜敷肚脐:切薄片用微波炉叮10秒,贴在肚脐上(封个保鲜膜防掉),受凉呕吐特管用
- 焦三仙泡脚:山楂、神曲、麦芽各10克煮水,38度左右泡脚丫,积食呕吐睡一觉就好
什么时候必须去医院? 划重点!如果出现下面情况,别犹豫直接抱娃跑医院: ✅ 吐胆汁/血丝 ✅ 持续6小时不喝水也吐 ✅ 伴随高烧不退 ✅ 囟门凹陷(新生儿特别注意)
最后唠叨一句,我家药箱常年备着温度计、丁桂儿脐贴、口服补液盐,还有专门给宝宝用的中成药,当妈的都要练就"火眼金睛",该硬气的时候绝不能心软,记住咱们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科学育儿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