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说"十胃九病",我自己也经历过胃疼起来满床打滚的日子,西医检查说是慢性胃炎,开点药吃着管用,停了又反复,后来找了中医调理才发现,原来老祖宗早就给胃炎准备了"套餐"!今天就把压箱底的中药护胃方子分享给大家,建议收藏备用~
你的胃炎属于哪种"体质"?
别看见中药方子就抄作业!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样是胃疼,背后原因差挺多的,我摸着良心说几句大实话:
- 吃饭像上刑场(胃胀、嗳气):多半是食积型,消化不动
- 火烧火燎的疼(反酸、口苦):可能是肝胃不和型,火气太大
- 隐隐作痛还怕冷(遇凉加重):大概率是脾胃虚寒型
- 饿也疼饱也疼(没胃口、乏力):可能是脾胃气虚型
我当初就是乱喝姜茶结果上火得更厉害,大家千万别学我,实在拿不准就拍个舌苔照片,去药店找坐堂老师傅帮忙看看,很多连锁药房都有免费问诊服务。
千年古方今用:经典中药组合
寒性胃炎(遇冷加重型)
核心组合:黄芪+桂枝+白芍+生姜
- 黄芪30g补气托底
- 桂枝10g驱寒暖胃
- 白芍15g缓急止痛
- 生姜5片温中散寒
这配方特别适合喝完冷饮就胃痉挛的朋友,我同事连续喝两周,原本不敢吃冰激凌,现在能偷摸吃半根了,注意煎药时加两碗水熬成一碗,早晚饭后温服。
热性胃炎(烧心反酸型)
经典搭配:黄连6g+吴茱萸3g+瓦楞子20g
- 黄连清胃火超猛(但别过量)
- 吴茱萸制约寒性又止呕
- 瓦楞子专克胃酸过多
有次半夜胃烧得睡不着,翻出这个方子煮了当夜宵,那叫一个透心凉的舒坦,不过黄连放多了会苦得怀疑人生,建议新手从3g开始试。
虚实夹杂型(最常见类型)
万能公式: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6g 四君子汤打底,再加点消食的山楂、麦芽,我现在每周煲两次这个汤,胃胀气明显少了,特别适合那种"吃点就撑,不吃又饿"的尴尬体质。
懒人必备:中成药选择指南
不想煎药的小伙伴看这里!我对比过十几种中成药,这几个最实在:
- 香砂养胃丸:适合饭前胃隐痛,吃撑了就胀气
- 摩罗丹:针对萎缩性胃炎,修复胃黏膜有一手
- 胃苏颗粒:急性胃痉挛疼痛救星,见效快
- 枫蓼肠胃康:拉肚子+胃痛双修选手
划重点:买药前看清楚说明书里的"证型",写着"湿热"就别买"温中"的药,反向操作容易雪上加霜。
中药食疗:厨房里的养胃经
光吃药不行,还得靠吃养护,我坚持三个月的食疗方子分享给你们:
- 晨起养胃饮:红枣3颗掰开+姜片2片+红糖少许,煮5分钟,比奶茶健康多了
- 晚餐必吃:山药排骨汤(山药带皮炖才有效)
- 随身零食:烤馒头片(焦香部分最养胃)
- 禁忌清单:牛奶、糯米、豆浆(这些看似温和实则难消化)
上个月公司团建吃火锅,我提前喝了杯姜枣茶,结果成了全场唯一没跑厕所的人,亲测有效!
过来人忠告:避开这些坑
- 别拿中药当仙丹:我见过有人把三七粉当饭吃,结果伤肝了
- 警惕"速效偏方":说三天断根的基本都是忽悠
- 西药中药别混吃:至少间隔两小时
- 情绪比药重要:焦虑烦躁时胃病准复发
现在我的胃基本算"退休"了,偶尔放肆吃辣也不会抗议,最大的感悟是:养胃真不是靠几副药,而是把那些"少吃一口"的自律变成习惯,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食疗方,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