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中药图片和名称,常见黑色中药全解析

一归堂 2025-03-29 科普健康 4872 0
A⁺AA⁻

在中医药的世界里,有着许多颜色各异的药材,其中黑色中药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功效备受关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黑色中药及其图片和名称等相关信息。

常见黑色中药列表

  1. 制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经炮制后表面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等。
  2. 熟地黄: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蒸晒后变为黑色或乌黑色,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 黑枸杞:茄科枸杞属多棘刺灌木的果实,呈黑色,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花青素含量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及早衰症。
  4. 黑芝麻: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芝麻的黑色种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可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5. 黑枣:亦名君迁子,属柿树科、柿属,是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传统栽培品种,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

黑色中药详细信息表格

中药名称 图片特征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常见用法
制何首乌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皱缩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 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 可入汤剂,也可制成丸剂、膏剂等
熟地黄 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甘,微温;归肝、肾经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常与其他中药配伍入汤剂,也可用于制作膏方
黑枸杞 果实多呈类球形,直径 4 - 9 毫米,表面黑色,具不规则皱纹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可直接嚼食,也可泡水、泡酒
黑芝麻 扁卵圆形,长约 3 毫米,宽 2 毫米,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纹 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可炒熟后直接食用,也可磨粉冲服等
黑枣 果实近球形或椭圆形,直径 1 - 2 厘米,蓝黑色,具白霜 甘,温;归脾、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可直接食用,也可煲汤等

黑色中药图片和名称 FAQ 常见问题大全

问:黑色中药在外观上如何准确辨别? **答:不同的黑色中药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比如制何首乌,其表面有明显的皱缩,质地坚硬,断面呈角质样;熟地黄表面乌黑色且有光泽,黏性较大;黑枸杞呈类球形,表面具不规则皱纹;黑芝麻是扁卵圆形,表面平滑或有网状纹;黑枣近球形或椭圆形,蓝黑色且具白霜,可以通过这些独特的外观特点来初步辨别,还可以结合气味等其他特征,必要时咨询专业的中药师。

问:黑色中药都有哪些常见的食用禁忌? **答:制何首乌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否则可能引起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肝功能不全者及有肝病史者慎用,熟地黄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黑枸杞虽然较为平和,但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黑芝麻油腻滑肠,大便溏薄者不宜大量食用,黑枣多食易引起腹部胀满,且糖尿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因其含糖量相对较高。

问:黑色中药在日常保健中的用量一般是多少? **答:黑枸杞日常保健泡水喝时,一般每次用量为 5 - 15 克左右,黑芝麻如果是磨粉冲服,每天 10 - 20 克为宜;炒熟直接食用可适量减少,黑枣每天食用 3 - 5 颗即可,制何首乌和熟地黄作为中药材,一般入汤剂时,制何首乌常用量为 6 - 12 克,熟地黄常用量为 9 - 15 克,但具体用量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由医生准确把握。

黑色中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外观独特,更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在使用时,务必遵循科学和专业的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