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刷到有人晒海边捡漏视频,看着渔获里被扔掉的乌贼板子,老中医直拍大腿:"白瞎了!这可都是钱啊!"没错,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海鲜摊上没人要的乌贼骨,人家在中药铺可是正儿八经有编制的药材,学名海螵蛸,连《神农本草经》都给它留了位置。
海边人的"眼中钉"竟是宫廷御药
前年去舟山玩亲眼所见,当地渔民处理完墨鱼后,直接把骨头甩回海里,谁能想到这些被嫌弃的"塑料片",早在唐朝就是杨贵妃调理月事的秘方?《本草纲目》里写得明白:"乌鰂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说白了就是专治各种出血渗液的毛病。
老辈人传下来的土方更绝:小孩流口水拿这个磨粉擦,伤口流血撒点止住,连产妇侧切都用它收敛恶露,现在药店卖的"乌贝散",主料就是海螵蛸配浙贝母,专治反酸烧心的老胃病。
胃酸过多有救了!每天三毛钱搞定
上个月邻居王叔捂着胃直哎哟,去医院做胃镜查出来是糜烂性胃炎,医生开的处方里就有海螵蛸,说这玩意儿比奥美拉唑还管用,原理很简单——它含有85%以上的碳酸钙,遇到胃酸立马中和,就像往硫酸池里扔石灰石,哗哗冒泡就不腐蚀了。
我自己试过用料理机打成细粉,早晚空腹吃两勺,头天晚上犯胃酸叼在嘴里含着,五分钟就见效,不过要提醒一句:得买正经炮制过的药材,海边捡的生骨头可能有寄生虫,千万别乱吃。
妇科圣手的压箱底法宝
中医妇科有个说法:"女人一辈子离不开三白",其中就有海螵蛸,特别是更年期的姐姐妹妹,月经不调、带下异常,老中医都会开点固精止带的方子,配上白芷、冰片做成的外用洗剂,对付宫颈炎、宫颈糜烂效果杠杠的。
去年我妈腰疼去抓药,老大夫瞅见她白带多,顺手加了20克海螵蛸,喝了一段时间发现,不仅腰痛缓解,连多年顽固的晨起口苦都好了,这就是中药的妙处,治病的同时还能调理体质。
厨房边角料的大逆袭
现在沿海有些餐馆开始卖"墨鱼骨粉",当作补钙保健食品,其实聪明主妇早就会利用:炖猪肚汤时丢几片进去,既能吸油又能养胃;熬粥时候放一把,米粥瞬间变得浓稠香滑,最绝的是做梅干菜扣肉,垫在碗底防粘,还能给肥肉去腥。
不过要认准正规厂家的炮制品,药店卖的都是净制过的,表面灰白带纵纹,要是自己处理记得剥掉深色硬壳,只用里面酥脆的白色内层,保存时注意防潮,否则容易结块失效。
下次去海鲜市场,别再当垃圾扔掉这些宝贝啦!不过话说回来,再好的中药也得对症,胃溃疡急性期该看医生还是得去,咱们普通人日常养生,拿它煮个苹果水、炖个雪梨汤,倒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