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去武夷山采风,当地老药农掏出块金灿灿的"石头",说是比黄金还稀罕的药材,凑近一闻,竟带着股淡淡的竹香,老师傅说这叫竹黄,长在竹子上的"黄金",专治风湿骨痛,村里人泡酒喝几十年了,今天咱们就来扒扒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宝贝。
【一、竹黄到底是啥?】 竹黄可不是普通的菌类,人家正儿八经是寄生在箭竹属植物上的真菌,每年端午前后,浙闽赣的深山老林里,有经验的采药人会盯着那些发黄的竹子,用小刀轻轻刮开表皮,里面金灿灿的结晶就是竹黄,老辈人说"三年等一黄",要形成拳头大的竹黄,得靠竹子和菌类较劲七八年光景。
【二、古人早玩转的养生密码】 翻翻《本草纲目》,李时珍早就给竹黄盖章认证:"味淡性温,主小儿惊风,女妇劳损",故宫档案里还记着乾隆年间用竹黄配当归炖羊肉,专门给宫里侍卫治风湿,南方山区更有"三斤竹黄换头牛"的说法,可见这玩意儿在古代就金贵得很。
【三、现代实验室里的新发现】 别以为老古董就过时了,现代研究发现竹黄含竹红菌甲素,这玩意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伤力比青霉素还猛,去年中科院在《天然产物》期刊发表的论文显示,竹黄提取物能激活人体免疫细胞,难怪老中医总说它能"扶正祛邪"。
【四、辨别真假有妙招】 市面上染色松香冒充的不少,记住正宗竹黄三个特征:①自然形成的不规则块状 ②断面像蜂窝带金色光泽 ③遇热会变软,某次在义乌市场亲眼见过奸商用硫磺熏黄松香,拿打火机一烧冒刺鼻烟,真竹黄却是淡淡竹香。
【五、家常用法最实在】
- 泡酒方:50度白酒加竹黄,泡足三个月,邻居王大爷每天喝一小盅,二十年的老寒腿居然能下地干活了
- 炖汤法:土鸡半只+竹黄10克+红枣,文火慢炖两小时,产后虚弱的表妹喝了半个月,气色明显红润
- 外敷术:风湿发作时,把竹黄捣碎调黄酒敷关节,注意要用纱布隔着皮肤
【六、这些人要慎用】 虽然竹黄温和,但孕妇千万碰不得,去年诊所接诊过位孕妈,听信偏方用竹黄炖汤,结果胎动异常,另外阴虚火旺的人(症状:手心发热、夜间盗汗)要减量,建议先咨询中医师。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人开始用竹黄做养生茶,某宝数据显示,20-35岁群体购买竹黄茶的增速超200%,不过要提醒的是,真正野生竹黄产量稀少,年产量不过千斤,那些几十块包邮的"特级货",多半掺了淀粉。
下次去浙西山区玩,记得找找当地农户买的手工竹黄,现在正是采收季,老药农教了个窍门:选表面带竹衣、敲起来清脆的,这种是当年新采的,要是遇上陈年货,疗效可要打个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