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嘴里长溃疡,简直让人抓狂!吃饭疼、喝水疼、说话都疼,明明火气不大却总反复折腾,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对付这毛病的妙招,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5位"去火大将",都是药店能买到的平价中药,关键还没西药那股子化学味儿~
黄连:苦口良药专治"火烧心" 记得小时候我妈总说"嘴上起泡是上火了",这时候她就会翻出药箱里的黄连片,这味苦得让人皱眉的药材可是清火界的实力派,尤其对付舌尖、嘴唇内侧那些红肿刺痛的小溃疡特别管用,现在才知道,人家《本草纲目》里早写着它能"泻心火、解热毒"呢!
用法也简单:抓一把黄连片煮水,放凉后直接含在嘴里,刚开始苦得直哆嗦,但半小时后就能明显感觉溃疡处没那么灼痛了,要是嫌煮水麻烦,直接含黄连素片也行,就是舌头会被染黄挺搞笑的,不过孕妇和脾胃虚寒的朋友要慎用,毕竟太苦寒了。
冰片:给溃疡盖层"清凉被" 前阵子闺蜜口腔溃疡好几天,看我给她推荐冰片时还满脸怀疑:"这不就樟脑丸味吗?"结果用了一次就真香了!这味白色晶体可是外用药里的清凉担当,撒在溃疡面上就像开了空调,瞬间缓解灼热感,现在好多中成药口腔溃疡散里都加了它,算是中药界的"薄荷醇"。
最方便的是买那种螺旋口的冰硼散,对着溃疡处轻轻一喷,凉丝丝的特别舒服,不过要注意别贪多,每天2-3次就行,对了,这玩意儿遇热容易挥发,千万要拧紧瓶盖,不然放半个月就变干粉了。
儿茶:古代版"溃疡贴" 第一次听说儿茶是在中医院开的药方上,护士叮嘱我要用棉签蘸着黑褐色的药粉涂溃疡,当时心里还嘀咕:这颜色看着怪吓人的,结果试了才知道,人家虽然长得丑但本事大!涂上去形成层保护膜,吃饭喝水都不刺激创面,特别适合舌根、牙龈这些难伺候的位置。
后来查资料才明白,儿茶其实是种中药材的煎膏,既能收敛伤口又能消炎,现在市面上还有儿茶口腔喷雾,出门随身带着特方便,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用完会染色,喝咖啡喝茶最好错开时间。
甘草:温和派的愈合高手 要说最亲民的还得是甘草,家里炖汤常放的调料摇身一变成了疗伤圣品,记得去年连续熬夜烂嘴角,把甘草掰成小段嚼在患处,居然三天就好了!后来才知道这金黄色的根茎含有甘草甜素,既能抗菌又能促进组织再生,简直就是口腔溃疡的"创可贴"。
最近还学到个新用法:把甘草和绿茶一起泡,放凉后当漱口水,淡淡的甜味完全不刺激,早上用这个漱口,一整天嘴巴都清爽,不过要买药用级的甘草,菜市场买的调味甘草效果打折扣哦。
吴茱萸:泡脚治口疮的玄机 压轴出场的是吴茱萸,这名字听着陌生但用处绝了!去年换季时溃疡反复发作,中医爷爷教我个偏方:每晚抓一把吴茱萸煮水泡脚,当时还半信半疑,结果连泡三天,不光溃疡好了,连睡眠质量都提升了,原来这味药能引火下行,把上焦的虚火通过脚底导出去。
现在我家常备吴茱萸粉,犯溃疡时就兑醋调成糊状,睡前敷涌泉穴,刚开始脚心凉飕飕的,但第二天起来整个人都轻松了,不过这方法更适合经常复发的人,急性期还是以局部用药为主。
这些中药都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宝贝,关键价格实惠还没有激素副作用,不过要提醒大家,如果溃疡超过两周不愈,或者伴随发烧、皮疹,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平时多吃粗粮补充B族维生素,少熬夜保持心情舒畅,才是预防溃疡的根本之道,你家祖传有没有治口疮的秘方?欢迎在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