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说"感觉头顶冒火""半夜腿抽筋",其实这些都是中医说的"肝风内动"在作怪,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房里,藏着不少能平息肝风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灭火队长"。
天麻:脑袋晕沉的"定风丹" 上次陪老妈看中医,医生指着CT片上脑部缺血灶说"这是肝风带着痰湿在脑子里捣乱",当时开的方子里就有天麻,这味像生姜的药材可有意思了,《本草纲目》里说它"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现在科学发现它含的天麻素确实能改善脑循环。
我试过用天麻炖猪脑汤,每周喝两次,原本昏沉沉的脑袋清明了不少,不过要提醒大伙,天麻要选表面有"鹦鹉嘴"纹路的,切片后泡软再炖,不然硬邦邦的难吸收,血虚的朋友记得搭配当归,否则越吃越燥。
钩藤:血压飙升的"降压钩" 邻居王叔高血压多年,西药吃到3种还是控制不好,后来中医师给他开了钩藤,这玩意儿像个小钓鱼钩,煮水喝有点薄荷香,现代研究说它含有钩藤碱,能扩张血管,我们小区几个老伙计组团挖野菜时,常顺带砍些钩藤嫩枝晒干备用。
不过钩藤性格有点"傲娇",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有效成分就挥发了,建议像泡茶那样用开水焖10分钟,早晚各一杯,要是嫌苦可以加蜂蜜,但千万别放红糖,会破坏药性。
白芍:脾气暴躁的"柔肝侠" 公司前台小妹经期前总烦躁得摔文件,中医说她是肝郁化火生风,给她推荐了白芍甘草茶,这俩搭档就像灭火器组合——白芍滋阴柔肝,甘草调和药性,没想到喝了半个月,她办公桌上多肉植物都没再遭殃。
挑白芍要选断面平整的,颜色越白净越好,直接拿保温杯焖效果最佳,水温别超过80度,不然有效成分会被烫坏,不过阳虚怕冷的人少喝,这药性偏寒,加点红枣中和正合适。
石决明:眼睛干涩的"明目铠" 自从做了新媒体编辑,每天对着电脑十小时,眼睛发红畏光得像兔子,老中医给我开石决明,这其实是鲍鱼壳,咸寒入肝经,研磨成粉装胶囊特别方便,现在办公室常备着,感觉眼睛发胀就吞两粒,比滴眼药水管用多了。
买的时候要注意,真品表面有彩虹光泽,假的多是贝壳粉压制的,打粉前一定要煅烧过,不然硬度高伤胃,肝肾阴虚的朋友可以搭配枸杞子,阴阳双补效果翻倍。
羚羊角:高热惊厥的"急救兵" 去年侄子高烧40度抽搐,把全家吓坏了,急诊科大夫给用了羚羊角口服液,这味儿虽然腥但退热镇惊效果立竿见影,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确实是治疗小儿惊风的要药,不过现在野生羚羊角禁用,用的是替代品。
平常家里备点羚羊角粉挺有必要,遇上上火牙痛、更年期烘热,冲半勺就能压住邪火,但体质虚寒的要慎用,这玩意儿清热力道猛,好比消防队的高压水枪。
【日常调理小贴士】 光吃药不够,养肝熄风要全套功夫:
- 饮食上少吃韭菜、辣椒这些"助风"食物,多吃百合、银耳润燥
- 每晚9点泡脚,太冲穴重点按摩(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后方凹陷处)
- 晨练八段锦时多练"摇头摆尾去心火"那式,专门调理肝经
- 随身带个核桃,没事就转着玩,既能舒筋活络又能磨性子
最后唠叨一句,这些中药虽好,但只是治标,现代人熬夜、压力大才是肝风内动的根源,真要断根还得调整生活方式,要是症状反复出现,赶紧找正经中医把脉,别自己瞎折腾,毕竟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病名,辨证施治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