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利尿的中药有哪些?这五种草药帮你调理身体!

一归堂 2025-05-01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最近总听朋友说自己"喝水都会胖",早上起床眼皮肿得像青蛙,爬楼梯稍微快点就心慌气短,其实啊,这些小毛病可能都跟身体里的"水循环"不通畅有关,老祖宗留下的中药里,有不少既能给心脏加油打气,又能帮忙排水消肿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隐形帮手"。

茯苓:厨房里的祛湿王 上次去菜市场买芡实,老板顺手塞给我几块白色的东西:"这个煮粥好,祛湿的",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被中医称为"四时神药"的茯苓,它不像人参那么金贵,超市干货区十块钱能买一大包,却是很多中成药的"基础员工"。

老张是个货车司机,常年久坐加上饮食不规律,双腿经常肿得发亮,他媳妇每天用茯苓煮水给他当茶喝,半个月下来裤子松了两寸,其实茯苓就像个温和的管家,既不伤正气,又能把滞留在体内的多余水分慢慢请出去,不过要记住,茯苓要打碎成粉或者切薄片煮,整块丢进去可熬不出效果。

黄芪:疲劳族的充电宝 写字楼里那些整天对着电脑眼冒金星的上班族,保温杯里十有八九泡着黄芪,这味黄金色的药材最擅长给虚弱的心脏添把火,邻居王阿姨术后总感觉胸口闷,老中医让她每天含两片黄芪,说这是给心脏装了个"小马达"。

不过黄芪虽好也不能乱补,舌苔厚腻、容易上火的人要慎用,最好配上山楂、荷叶这类消食的搭档,免得补过头晚上睡不着觉,记得选内蒙古产的正北芪,切片后闻着有股豆香才正宗。

丹参:血管清道夫 要说保护心血管,丹参绝对算得上中药界的"老干部",社区医院给退休大爷开的心脑血管保健茶,总能看到它的身影,这味暗红色的药材最拿手的就是活血化瘀,特别适合那些走几步路就胸闷的中老年人。

有个简单方子:丹参15克加红枣5颗,开水焖泡当茶饮,不过孕妇要躲远点,这活血的劲儿对胎儿可不友好,买的时候认准表面发红、断面有菊花纹的,要是颜色灰暗千万别要。

泽泻:浮肿克星 减肥群里流传的"瘦腿秘方",十有八九藏着泽泻的影子,这味长在水边的药材天生带着亲水基因,利水渗湿的本事特别强,去年梅雨季节,我试着用泽泻煮鲫鱼汤,喝两次就能明显感觉小腿轻松了。

不过这药性偏寒,体虚的人最好搭配生姜、大枣一起用,药店买的泽泻记得选个头均匀、发黄白色的,发霉变色的千万不能吃,轻则拉肚子重则伤肾。

葶苈子:急症救星 这个名字听着像外星语的中药,其实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好手,前阵子同事爬山突然喘不上气,老中医让他含服炒过的葶苈子粉,说是能扩张气管、减轻心脏负担,不过平常人别随便试,这药力太猛,适合急性心衰发作时应急。

日常使用要严格控制剂量,3-6克煎服就行,炒制后的葶苈子会减弱寒性,更适合大多数人体质,抓药时注意挑颗粒饱满、棕褐色的,陈年的药效会大打折扣。

这些中药虽然好用,但可不是万金油,有人听说茯苓祛湿好,天天拿它当饭吃,结果腹泻脱水进了医院,还有人把丹参当保健品长期喝,喝出胃出血,所以啊,不管是泡茶、炖汤还是入药,都要先找中医师把脉辨证。

现在市面上把这些药材组合成的中成药也不少,像芪苈强心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都是经典配方,不过与其生病了再吃药,不如平时养成好习惯:少吃重盐重油的食物,保持适量运动,睡前少喝水,毕竟咱们的身体才是最棒的"水利工程师",这些中药不过是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