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老寒腿一到下雨天就疼得不行!"隔壁王婶揉着膝盖直叹气,其实像她这样的骨痛问题,咱们厨房里几味中药就能搞定,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老中医们常用的外治骨痛妙招,都是实打实的民间智慧。
【骨头痛根在哪儿】 要说骨痛,十有八九都和"风、寒、湿"这三个坏家伙有关,就像晾衣服总不干会发霉,咱们的关节要是长期泡在寒湿里,气血一堵,那酸胀刺痛感就找上门了,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朋友,关节软骨磨损加上阳气不足,更容易被这些邪气钻空子。
【艾绒热敷:千年驱寒法】 记得去年给我妈收拾柜子,翻出个泛黄的布包,打开全是陈年艾绒,老人家说这是她坐月子时用的宝贝,现在想来,这艾草真是神了!把干艾叶捣碎成绒,装进粗布缝的袋子,微波炉加热2分钟,往酸痛处一搁,那股热腾腾的药气直往骨头缝里钻,注意得隔层毛巾防烫伤,敷完皮肤红扑扑的特别舒服。
【药酒涂抹:武侠片里的续筋丹】 我姥爷有个土陶罐,里面泡着黑褐色的药酒,当归、川芎、红花这些药材在50度白酒里泡足半月,每天蘸着擦骨缝,刚开始火辣辣的,过会儿就暖洋洋的,不过可得小心,这方子孕妇绝对不能碰,最好选午时阳气最盛的时候擦,边抹边轻轻拍打,让药力渗进去。
【粗盐药袋:厨房里的理疗师】 上次去中药店抓药,老师傅随手抓了把粗盐拌上炒过的花椒、杜仲,回家装进袜子里扎紧,放微波炉转3分钟,睡前敷在颈椎上,盐粒细细发热,药香混着热气往毛孔里钻,这法子最适合办公室一族,对着电脑久了肩膀僵得像石头,敷两天就松快多了。
【生姜膏贴:厨房边的急救站】 有次看邻居阿姨剁姜末,问她弄这么多姜干啥,她说这是祖传的止痛膏——老姜榨汁混着蜂蜜,文火熬成拉丝的琥珀色,摊在纱布上贴痛点,刚贴上凉飕飕的,十分钟后就发烫,特别适合突然崴脚或者落枕,不过皮肤敏感的要先试小块,免得辣得跳脚。
【草药浴足:泡脚桶里的养生汤】 楼下刘大爷每到立秋就抱回一堆桂枝、威灵仙,每周煮一大锅药汤,等到40度左右泡脚踝,他说这是专治风湿的"洗脚方",水要没过三阴交穴位,泡完脚底像踩着棉花,加半瓶醋效果更佳,但糖尿病人得谨慎,伤口破了可不敢泡。
【注意事项划重点】
- 皮肤破溃处千万别用药,免得刺激伤口
- 热敷温度控制在暖暖不烫手的程度
- 连续用三天没好转就要停,别硬扛
- 孕妇、高血压患者先用手腕内侧试敏
- 早晚各一次比单次长时间敷效果更好
上个月带老妈去复查,医生看着她用了三个月的艾绒护膝直夸保养得好,其实这些土方法看着简单,背后都是老祖宗琢磨几百年的门道,家里常备这几样,比吃大把止痛药强多了,当然要是疼得整宿睡不着,还是得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