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当归今日行情暴涨!背后原因竟是这个?药商连夜囤货内幕曝光

一归堂 2025-05-01 科普健康 1606 0
A⁺AA⁻

"老李,赶紧调30吨当归现货!"凌晨两点,甘肃陇西中药材市场的仓库电话此起彼伏,这个平日里安静的药材集散地,此刻正上演着一场疯狂的囤货大战,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当归价格曲线,像过山车般直冲云霄——统货每公斤突破180元,较上周暴涨25%!这波疯涨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行业密码?

产地直击:暴雨+寒潮双杀当归苗 "今年这天气真是要命!"在当归主产区甘肃岷县,药农老张蹲在地头猛搓脸,五月本该是当归抽薹开花的季节,连绵半月的暴雨却把药田变成了沼泽,更致命的是,端午前后的两场冰雹,直接砸毁了上万亩幼苗,无人机航拍画面显示,原本绿油油的当归种植带,如今布满了斑驳的白色伤疤。

这种极端天气带来的直接影响,在当归产地的收购站体现得淋漓尽致,往年这个时候,鲜货收购价不过3-4元/斤,如今直接翻到7-8元,更夸张的是,药贩们带着现金蹲守田间,刚挖出来的湿当归还没晾干,就被抢购一空。"现在挖多少收多少,根本存不住货。"当地收购商老王透露,他刚把去年囤的20吨陈货以翻倍价格抛售,转身就订了新的烘干设备。

资本游戏:游资围猎中药材市场 当记者赶到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安徽亳州时,电子大屏上的红色数字让人目眩,当归价格从年初的80元/公斤,半年时间完成三级跳:3月破百,5月摸高130,如今直奔200大关,在康美中药城的走廊里,操着各地口音的炒家们三五成群,手机里不断弹出期货软件的提示音。

"现在玩当归的都是'快枪手'。"做了十年药材生意的老周指着交易大厅说,那些穿西装的年轻人根本不看品相,见货就扫,他亲眼见过某私募团队包下整个冷库,把300吨当归炒成"稀缺资源",更魔幻的是,有人拿着K线图分析中药材指数,把当归当成股票来波段操作。

产业链暗战:药企VS游资的生死时速 在云南白药集团的采购部,总监林芳正在签批加急文件,面对原料成本暴涨,他们不得不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派采购专员驻扎产地抢收,另一方面紧急测试替代配方。"现在每生产一批当归成分的药品,成本就要增加15%。"她指着电脑里的库存预警系统,红色警戒线已经亮了半个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亳州某药材贸易公司的庆功宴,老板陈总举着酒杯满脸酡红:"上个月吃进那500吨,现在每吨净赚20万!"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当归,至少有三成掌握在这些"倒爷"手里,他们就像嗅觉灵敏的鬣狗,闻着涨价的味道就蜂拥而上。

后市迷雾:是风口还是陷阱? 站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监控大厅,分析师们紧盯着中药材期货的持仓量,当归作为新上市品种,合约交易量呈几何级暴增,技术派认为K线已形成"多头炮"形态,目标位看到250元;基本面派却提醒注意风险——据药通网统计,全国当归库存量已不足去年同期的1/3,但需求端同样疲软,多家中成药企业开始改用替代药材。

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资本大鳄正在布局"组合拳",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近期已有游资联手药商,通过"囤货+控盘+散布涨价消息"的套路,人为制造恐慌性抢购,就像2013年的党参、2018年的黄连,每次爆炒之后都留下一地鸡毛。

生存指南:普通药商如何避险? 在陇西首阳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着两间铺子的赵老板给出了实在建议:"现在别贪多,每月走个3-5吨维持老客户就行。"他指着仓库里码放整齐的当归说,最近只接熟客订单,拒绝陌生大单。"那些开口就要百吨的,十有八九是炒家。"

对于中小投资者,资深药师老钱提醒:"别碰期货杠杆,现货也要见好就收。"他建议关注三七、黄芪等关联品种,这些和当归同属补益类的药材,往往存在轮动补涨机会,更重要的是,密切关注国家药监局的飞检动态——去年查处的染色当归事件,曾让整个板块暴跌40%。

夜幕降临时,陇西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依然灯火通明,装卸工的号子声、叉车的轰鸣声、此起彼伏的报价声交织成独特的财富交响曲,只是在这喧嚣背后,每个从业者都在问自己:这场由天灾引发的狂欢,最终会成就谁的财富神话?又会留下多少血泪教训?或许正如老药农说的那句:"当归终究要归田,涨得越高,摔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