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说"感觉自己身体虚",要么动不动就感冒,要么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其实啊,这些小毛病多半和脾肺功能失调有关,咱们老百姓常说"脾主运化,肺主气",这两个器官就像身体的"后勤部长"和"空气净化器",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全身,今天就给大家聊聊老中医们常用来调理脾肺的几味中药,都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特别适合日常养生。
先来说说这个茯苓,老街坊们都管它叫"四时神药",春天祛湿、夏天消暑、秋天润燥、冬天养藏,您可别小看这白白的块状物,它可是调理脾虚的高手,那些经常觉得浑身没劲、吃饭不香、早上起来脸肿的朋友,用茯苓煮粥最合适不过了,记得去年张阿姨总说"舌头像裹了层棉花",我让她每天拿茯苓20克、薏米30克熬粥,连喝半个月,现在她见人就夸"嘴里终于清爽了"。
再说说白术,这可是健脾界的"老黄牛",有些朋友明明吃得不多却总胀气,放个屁都觉得费劲,这时候就需要白术来帮忙,我邻居王叔以前总抱怨"肚子像揣了个气球",后来用白术15克、陈皮10克泡水喝,现在天天在公园里打太极都中气十足,不过要提醒大家,白术有点燥,舌苔黄的人要少用。
讲到补气,绕不开黄芪,这味金黄的药材堪称"脾肺双补王",特别适合那些爬楼梯都喘、稍微吹风就感冒的体质,有个快递小哥跟我说,自从用黄芪15克、红枣5颗煮水当茶喝,现在送件爬楼都不带大喘气的,但要注意,高血压患者用黄芪要谨慎,最好搭点菊花平衡。
肺不好的人最懂秋燥的苦,这时候就得请百合出马,上个月我表弟咳嗽半个月,喉咙痒得像有小猫抓,我用百合30克、银耳半朵炖糖水,让他早晚各喝一碗,三天就不咳了,百合润肺的效果特别明显,那些总感觉嗓子干、半夜咳醒的人,不妨把百合蒸饭当主食吃几天。
最后压轴的是陈皮,这可是调理脾胃的"老字号",您看超市里卖的橘红痰咳液,主要成分就是陈皮,那些吃完饭就胀、反酸烧心的朋友,用陈皮5克、山楂10克泡水喝最合适,我同事小李以前总备着胃药,现在办公室保温杯里常年泡着陈皮,他说"喝着橘子味的水,比吃药舒服多了"。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这些药材怎么搭配啊?"其实特别简单,日常保健的话,抓三四种煲汤就行,比如周末炖个茯苓山药排骨汤,上班时泡杯黄芪枸杞茶,嫌麻烦的直接用陈皮山楂片当零食,但要是长期手脚冰凉、反复感冒这种顽固情况,还是要找大夫开方子。
调理脾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关键要养成好习惯,建议大家晨起搓热掌心捂肚脐(神阙穴),晚饭后散步时揉按足三里,这两个穴位能双向调节脾肺功能,另外教大家个呼吸法:用鼻子慢吸气到丹田,憋3秒再缓缓呼出,每天早晚各做9次,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爬楼梯不喘了,说话也有底气了。
最后提醒一句,再好的中药也不能当饭吃,像黄芪这类补气的,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阴虚火旺的人用陈皮要适量,如果喝了两周还没改善,赶紧找中医师把脉调方,毕竟咱们调理的是根本,慢慢来才能打好健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