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地下的养生密码!这些根部中药你知道几个?

一归堂 2025-05-01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咱们平时总说"人不可貌相",其实植物也一样,有些看着普普通通的草根树皮,在中医眼里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挖一挖那些深藏地下的养生密码——根部入药的神奇植物们。

【人参:深山里的"百草之王"】 要说中药界的顶流,非人参莫属,这种五加科植物的根,可是老祖宗眼里的"续命神草",东北长白山的老伐木工常说:"宁挖十棵参,不砍百年松",新鲜人参像个人形娃娃,须根越多越金贵,不过现在市面上多是晒干的"园参",真正野山参比黄金还稀罕。

人参最神奇的是"大补元气",特别适合大病初愈的人,记得小时候看奶奶炖老母鸡,总要加几片人参须,那香味能飘半条街,不过可别贪多,老中医常叮嘱"人参杀人无过",吃多了反而流鼻血,现在年轻人流行含人参片提神,其实配上枸杞菊花更妙。

【当归:妇科圣手的前世今生】 这味伞形科植物的根,光听名字就带着故事,相传古代已婚男子远行必带当归,寓意"应当归来",它可是"四物汤"的主将,专治月经不调、痛经这些难言之隐,甘肃岷县的当归最地道,当地姑娘坐月子都要喝当归生姜羊肉汤。

有趣得很,当归头补血,当归尾破血,整根用才能调和,现在奶茶店推出的"四物奶茶",里头就有当归的影子,不过孕妇可得躲远点,这活血化瘀的本事容易惊动胎气。

【黄芪:平民补气的黄金搭档】 豆科植物黄芪堪称中药界的"万金油",内蒙古草原上成片生长,老药工教我们辨认:表皮黄褐色带皱纹,断面像棉花糖似的,掰开还有股豆腥味,它最擅长补气固表,感冒风寒时喝碗黄芪粥,发发汗特别管用。

现在健身房流行用黄芪泡水,配合西洋参抗疲劳,但要注意,舌苔厚腻的湿热体质要少喝,有个偏方很灵验:春天用黄芪煮水喷盆栽,能防蚜虫!

【甘草:中药界的和平使者】 这豆科植物的根,简直就是中药界的"交际花",张仲景的经方里十有八九都配它,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解毒润肺,新疆产的甘草最甜,嚼着像甘蔗,不过药店里的炙甘草更温和,生甘草偏凉,止咳化痰好。

小时候咳嗽,妈妈总给含甘草片,那甜味能盖住药苦,但高血压患者要当心,甘草吃多了会留钾排钠,有趣的是,西方人拿甘草做糖果,咱们却用来调百药。

【川芎:头痛克星的辛香传奇】 伞形科的川芎带着股独特的香气,四川灌县的道地药材,老辈人说"川芎上行头目",偏头痛时用川芎茶调散特别灵,但它性子烈,用量过大容易上火,得配着白芍来制约。

记得有次陪闺蜜看中医,大夫见她脸色发青,直接开了川芎炖鱼头,那味道确实冲,但吃完整个头都松快了,不过孕妇千万别碰,这活血化淤的猛将容易动胎气。

【白芍:柔肝止痛的闺中密友】 毛茛科的白芍像极了江南女子,性子温和,浙江产的杭白芍最好,切片后透亮如玉,它最擅长缓解肌肉酸痛,运动后喝杯白芍甘草汤,第二天就不酸疼了,女性经期腹痛,配着当归熬水喝,比暖宝宝管用。

有意思的是,白芍要醋炒过才更能柔肝,现在美容院推的"经络疏通"项目,很多都用白芍打底,不过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容易拉肚子。

【丹参:心血管的守护神】 唇形科的丹参红得发紫,山东产的最佳,这味药专克心脑血管病,"丹参滴丸"就是它的现代化身,老中医常说"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既能活血又补血。

去年陪老爸体检,血脂偏高,老中医就开丹参山楂茶,不过这药性偏寒,得配着桂圆红枣才不伤胃,有趣的是,丹参开花时一片紫海,却是治疗痛经的良药。

【牛膝:膝盖的天然润滑剂】 苋科植物牛膝的根,真像膝关节的替身,河南产的怀牛膝最地道,李时珍说它能"走于四肢关节",中老年人腰腿疼,用牛膝炖猪蹄,比钙片管用,运动员损伤,医生也爱开这味药。

不过要分清楚,入药的是怀牛膝,广东那边当蔬菜的是土牛膝,孕妇要忌口,这下行的药性容易滑胎,民间偏方用牛膝煮水泡脚,据说能缓解足跟痛。

【防风:祛风高手的草根智慧】 伞形科的防风,名字就带着使命,内蒙古草原的防风最粗壮,切面有朱砂点,它专门对付"风邪",感冒初起喝防风粥,发汗效果特别好,风湿关节痛,老中医爱用防风配羌活。

有趣的是,防风还能解砒霜毒,过去走镖的侠客们,驴背上总拴着防风,不过血虚的人要慎用,这药性燥烈容易伤阴。

【板蓝根:抗疫先锋的双面人生】 十字花科的板蓝根,可是疫情时代的明星,其实它分北板蓝和南板蓝,北方用的是菘蓝根,南方用马蓝根,2009年甲流那会儿,药店的板蓝根被抢到脱销。

不过这苦寒的药不能常喝,脾胃虚寒的人喝了胃疼,老中医教我们,预防感冒用板蓝根加点贯众更好,现在还有板蓝根面膜,说是祛痘消炎,倒是个新用法。

这些藏在地底下的宝贝,个个都是千年经验的结晶,不过再好的中药也得对症,就像老话说的"是药三分毒",下次看见中药房的抽屉,可别小看那些皱巴巴的草根,它们可都是救命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