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去山里采野菜,发现溪边石缝里钻出一丛暗紫色小花,凑近细看,这不就是老辈人说的"毛蜡烛"吗?掰断它带绒毛的根茎,立刻飘出股淡淡的药香,想起小时候发烧咳嗽,奶奶总要去挖这个丑巴巴的根熬水,没想到现在居然成了城里人追捧的养生秘方。
藏在深山里的"毛脸怪"
毛蜡烛学名其实叫"紫背天葵",但咱山里人就叫它毛蜡烛,这玩意儿专长在背阴潮湿的石头缝里,根茎长得歪七扭八,表皮布满黄褐色绒毛,活像根被煤灰糊过的蜡烛,别看它丑,可是老中医眼里的宝贝疙瘩,村里八十岁的刘大夫见着品相好的毛蜡烛根,那眼睛都放光,跟捡到金元宝似的。
祖传的救命偏方
打我记事起,家里药箱底层就藏着晒干的毛蜡烛根,春天容易上火,我妈就切几片煮水,喝起来带点草根的涩味,但喝完嗓子眼的刺痛感立马缓解,最绝的是治跌打损伤,记得有次邻居张叔砍柴摔了腰,用这根捣烂加白酒敷了三天,居然能拄拐下地了,老人常说"宁要毛蜡烛不要人参",虽说夸张,但确实管用。
城里人不知道的妙用
现在药店里动辄几十块一盒的"抗病毒冲剂",其实成分表里就有毛蜡烛提取物,这根茎里的黄色汁液最金贵,晒干磨粉能治口腔溃疡,新鲜捣汁滴鼻炎,去年我表妹备孕,老中医开了方子,里面就藏着毛蜡烛根,说是能清理子宫湿热,比吃抗生素安全多了,不过要提醒一句,这玩意儿性寒,体虚的人要少吃。
厨房里的养生密码
毛蜡烛根炖老鸭是我家祖传的秋季养肺汤,鸭肉焯水后,把根茎切成麻将块丢进去,再加几片姜,炖出来的汤泛着淡紫色,喝着有股淡淡的草药香,现在城里流行"药膳火锅",据说有家连锁店专门从我们村收毛蜡烛根,切成薄片涮着吃,说是刮油降火,还有人拿它泡酒,泡出来的药酒红亮得像琥珀,每天喝一小盅说能通血管。
科学揭开千年秘方
别以为老祖宗的经验没道理,现代研究发现毛蜡烛根含有槲皮素、没食子酸等成分,确实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省中医院的实验报告说,这根茎提取液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明显,不过专家也提醒,野生药材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最好找正规渠道购买炮制过的,现在人工种植的毛蜡烛已经上市,价格比野生的亲民多了。
前几天带城里朋友去采毛蜡烛,她捏着沾满泥巴的根茎直皱眉头:"这么丑的东西真有用?"我笑着递过刚煮好的凉茶:"你昨天还说喉咙痛呢?"看着她惊讶的表情,突然觉得这些长在深山里的宝贝,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实在的健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