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根的中药作用,从祛湿到补肾,一文讲透!

一归堂 2025-05-02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说到枸杞,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那红彤彤的果子,要么泡水要么炖汤,但今天咱们聊点“冷知识”——枸杞根,老中医眼里,这玩意儿可是个宝!别看它长得不起眼,入药后能清热、止咳、活血,甚至还能调理虚劳消瘦,今天就带您挖透它的“本事”,看完您家煲汤的料可能要多添一味了~


枸杞根是啥?为啥被中医盯上?

枸杞根又叫"地骨皮",是枸杞植株的根部表皮,别小看这层灰褐色的皮,《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地骨皮,味甘性寒,能凉血除蒸,治五内虚热",它专克身体里的"无名火"——比如熬夜后的口干舌燥、更年期潮热,或是孩子积食发烧,比起枸杞子的温补,地骨皮更像是"消防员",专管灭各种"虚火"。

小知识:新鲜枸杞根切片晒干后入药,药店里卖的地骨皮其实是它的干燥根皮,下次买枸杞时,不妨让店家留点根,晾干存着备用!


枸杞根的四大绝活,家家都用得上

清热止咳,专治"火咳"

春天干燥、夏天吹空调,很多人半夜咳得睡不着,这时候用地骨皮煮水,比冰糖雪梨还管用!它不像西药止咳药压住表象,而是直接清理肺里的虚火,尤其是小孩肺热咳嗽(症状:黄痰、喉咙痛),用地骨皮+桑白皮煎水,喝两次就见效。

实操建议

  • 成人用量:15克地骨皮+10克知母,煮沸当茶喝。
  • 小孩减半,加3克甘草调和,味道不苦娃儿能接受。

凉血止血,月经失调的"刹车片"

女性经期崩漏、血量过大,老中医常开方子里必有地骨皮,它能把"血热妄行"的劲儿拽回来,尤其适合舌头发红、脉象快的人,有个简单方子:地骨皮30克+白茅根20克,水煮后代茶饮,连喝三天,血就归槽了。

注意:体寒痛经的人别碰,否则越喝肚子越疼!

清肺降糖,糖尿病人的辅助神器

地骨皮最牛的作用之一就是"降虚火",而糖尿病在中医眼里就是"阴虚火旺",现代研究也发现,它含的β-谷甾醇能调节血糖,每天用地骨皮5克+麦冬10克泡水,坚持喝半个月,口渴多尿的症状能缓解(需配合医生治疗)。

退骨蒸潮热,更年期救星

很多姐妹更年期天天烘热出汗,吃六味地黄丸怕上火,这时候地骨皮就派上了用场,它和丹皮搭档(各10克煮水),专门对付这种"从骨头里往外冒热气"的感觉,比吃安眠药治标又治本。


怎么用?避开这些坑!

✅ 正确打开方式

  • 泡水:地骨皮单独泡效果弱,建议搭配菊花(10克)或桑叶(5克),清热力翻倍。
  • 炖肉:羊肉汤里加15克地骨皮,既能中和羊肉的燥热,又能防上火口腔溃疡。
  • 外敷:皮肤莫名红肿痒?地骨皮碾碎调醋敷上去,凉飕飕的特别舒服。

❌ 千万别这么干

  • 体质虚寒(怕冷、手脚冰凉)的人少吃,相当于让冰箱再冻一层!
  • 别和辛辣食材(辣椒、花椒)同煮,不然一边灭火一边浇油,白忙活。
  • 孕妇禁用!地骨皮活血化瘀,容易动了胎气。

古今智慧碰撞:科学怎么说?

现代药理发现,地骨皮含桂皮酸、枸杞素等成分,能抗炎、调节免疫,特别是对肺结核引起的低热盗汗,地骨皮+银柴胡的配方,效果堪比抗生素但没副作用,不过咱也得理性,急症该吃药还得吃药,地骨皮更适合日常调理。


终极彩蛋:枸杞全身都是宝!

吃完枸杞别扔渣!叶子能清肝明目(枸杞叶猪肝汤),杆子熬水治痔疮肿痛,就连果实外的小白点(枸杞蒂)都是治牙痛的良药,可以说一棵枸杞树,能承包全家小病小痛的应急方案。


最后唠叨一句:地骨皮虽好,但别当仙丹猛灌,一般连续用一周没效果,说明对症了但剂量不够,或者压根就不是"火证",赶紧找大夫把脉,中医讲的是"对症下药",可不是"多多益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