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销会中药真假难辨?三招教你识破养生局

一归堂 2025-05-02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大爷大妈们注意啦!展销会卖的'野生灵芝'可能是树根泡药水,'百年老参'说不定是土豆雕的!"最近走访多个保健品展销会,发现中药造假早已形成产业链,那些穿着白大褂号称"祖传秘方"的摊主,手里掂着的"名贵药材",细看全是破绽。

展销会中药乱象丛生

上周六在会展中心,某展位摆着"特价虫草"标牌,标价88元/克,懂行的老中医扒开包装一看,断面平整得像用模具压出来,正常冬虫夏草应有的"草牙""虫眼"特征全无,摊主还在旁鼓吹:"西藏那曲产的,今天买二送一!"

这种套路在展销会屡见不鲜,某阿姨曾花2000元买"野生灵芝",回家切片煮水发现泛苦味,送到药检所才知道是杨树根浸泡硫酸镁增重,更离谱的是"海马补肾丸",拆开蜡丸竟是面粉团裹着虾须,连海马影子都没见着。

假货横行的三大套路

  1. 移花接木:把廉价药材伪装成珍稀品种,例如用菊科植物冒充三七,红薯粉伪造川贝母,染色陈皮充当新会柑。
  2. 化学美容:硫磺熏蒸让劣质药材"返老还童",色素浸泡让普通花朵变"藏红花",重金属增重已成行业潜规则。
  3. 故事营销:编造"深山老农采药""祖传秘方"等悲情故事,配合"限时特惠""最后一天"的话术刺激消费。

老药工传授鉴别秘诀

在石家庄某中药材市场,从业四十年的王师傅教了几手绝活:

  • 看纹理:真当归断面有明显菊花心,假的切面光滑如硬纸板
  • 闻气味:正品麝香沁人心脾,赝品刺鼻难闻(注意别直接试闻)
  • 测沉浮:优质阿胶块能沉水,牛皮胶则浮在水面
  • 火试法:海马真品火烧冒白烟,塑料仿品会熔化滴落

避坑指南请收好

  1. 认准"身份证":正规药材应有产地标签、生产批号,包装印有GMP认证标志
  2. 警惕"三无产品":流动摊贩的散装药材千万别碰,合法药店必须公示《药品经营许可证》
  3. 扫码验真身:阿里健康码、中国追溯平台等官方渠道可查源头信息
  4. 保留证据链:索要购物凭证,拍照留存摊位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拨打12315

最近某地市监局查获的假中药案值超千万,犯罪团伙竟用土豆雕刻人参形状,浇灌石膏粉增重,这些"毒中药"不仅耽误治疗,长期服用还可能重金属中毒,在此提醒各位,养生保健别贪便宜,买药认准"国药准字",遇到可疑产品可联系当地食品药品检验所免费快检,真正的好中药从不在展销会"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