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吉肉中药又叫啥?一文讲透巴戟天的秘密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妈,这根木头似的药材是啥啊?"我指着炖汤锅里黑褐色的条状物问道,老妈舀起一勺笑着说:"这是巴戟天,你爸腰疼我特意去抓的。"小时候总听长辈念叨"巴吉肉",后来学中药才知道正名叫巴戟天,这名字背后可藏着不少学问呢。

从"巴吉肉"到巴戟天:那些年我们叫错的名字 在岭南地区,老辈人常把巴戟天叫做"巴吉肉",这称呼听着就像邻家阿婆唠嗑时蹦出的土话,其实这药材学名挺威风——巴戟天,属茜草科植物,主要产自广东、广西的深山老林,为啥会有个"吉"字后缀?老中医说这跟它的药用功效有关,能补阳气添福气,算是讨个好彩头。

那些藏在民间的别名密码 除了"巴吉肉",这味药在不同地方还有好多接地气的叫法,在两广交界处,它被叫做"鸡肠风",因为根部弯曲像鸡肠;福建人称它"兔子肠",说是形状像兔子的消化道,最有趣的当属云南那边的叫法"黑藤钻",形容它长在深山石缝里顽强生长的模样,这些土名就像药材的乳名,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

古人眼中的"补肾圣品" 翻开《本草纲目》,李时珍老爷子给巴戟天盖章认证:"主大风邪气,阳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这话说得实在,现在中医院开补肾方子,十有八九会见到它,老广炖牛大力汤时常放几段,配上杜仲、枸杞,说是"男人的加油站",不过咱们自己在家煲汤,用量可不能太大,每次15克左右最合适。

厨房里的养生魔法 前阵子去同事小王家,见他媳妇煮了锅乌鸡汤,汤料里就有巴戟天,她边捞汤边说:"我老公天天坐办公室,腰酸背痛,我给他食补。"确实,这药材和乌鸡、猪腰子是绝配,加点红枣枸杞,炖出来的汤香气扑鼻,不过要注意,这汤虽好但不能天天喝,一周两次刚刚好。

药店柜台前的避坑指南 上个月陪张叔去买药材,他非要选最粗的巴戟天,我赶紧拦住:"叔,太粗的可能年份不够,中等粗细的才地道。"挑选时要看三点:颜色要灰黄带点暗红,断面像棉花样有丝,闻着有股淡淡的甘苦味,要是碰上特别白净的,八成是硫磺熏过的,千万别买。

现代人的养生新玩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拿巴戟天泡酒,倒是让我想起爷爷那坛"养生酒",不过医生朋友说,泡酒比例要讲究,5度白酒配10%药材,泡足一个月才能喝,还有个懒人办法:切薄片用蜂蜜腌着,每天含两片,据说对慢性咽炎有好处,当然这些土方子不能替代吃药,身体不舒服还是要看医生。

那些年流传下来的禁忌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巴戟天性温补阳,阴虚火旺的人要绕道走,有次邻居阿姨上火牙痛还喝巴戟天汤,结果半夜跑急诊,记住这三忌:感冒发烧不要吃,孕妇小孩要远离,吃萝卜别同顿(会降低药效),就像炒菜讲究火候,食补也得分体质。

前几天路过中药材市场,看见堆成小山的巴戟天正在晾晒,空气中飘着特有的草药香,这味从《神农本草经》里走出来的药材,承载着千年养生智慧,下次再听见"巴吉肉"的叫法,不妨跟长辈聊聊背后的门道,毕竟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土名,才是中医药文化里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