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推荐的椎动脉调理秘方,3个药方助你摆脱头晕手麻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7 0
A⁺AA⁻

最近总听到朋友说"一转头就天旋地转""脖子发僵连带头痛",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椎动脉供血不足,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对这类问题有研究,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调理椎动脉的中药方子,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经典配伍。

先搞清楚椎动脉为什么会出问题 很多上班族以为脖子疼只是小事,其实颈椎周围的肌肉僵硬、骨缝变窄,会像掐水管一样压迫椎动脉,中医把这归为"气血不畅",好比河道淤堵导致水流减缓,长期低头族、久坐办公的人最容易出现这种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眩晕呕吐。

三代中医世家传下来的调理方

  1. 葛根解痉汤(基础方) 组成:葛根30克+白芍15克+木瓜10克+鸡血藤20克 用法:每天1剂煎服,早晚各一次 特点:葛根能缓解颈肩肌肉痉挛,白芍活血止痛,特别适合长期伏案工作引起的颈部僵硬,有个程序员朋友连喝两周,说转头时的咔咔声明显减少了。

  2. 天麻钩藤饮(眩晕专用) 配伍:天麻10克+钩藤15克(后下)+石决明20克+杜仲12克 注意:高血压患者尤其适合,天麻号称"治风神药",搭配钩藤能平肝熄风,隔壁王阿姨之前晕得不敢转头,喝了这个方子半个月就能正常跳广场舞了。

  3. 芪芎通脉散(气虚血瘀型) 药材:黄芪20克+川芎9克+当归12克+桃仁6克 适用:总感觉乏力、手脚发凉的人群,黄芪补气推动血液运行,川芎被称为"血中气药",这个搭配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让药效翻倍的3个使用秘诀 ① 把握服药时间:早上饭后半小时喝最好,这时候气血运行正旺,药物吸收快,晚上那顿要睡前两小时喝,避免起夜影响睡眠。 ② 配合热敷疗法:喝完药渣别扔,装布袋里热敷后颈,热力带着药性渗透,比单纯艾灸效果还好,记得垫层毛巾防烫伤。 ③ 忌口很重要:治疗期间少吃香蕉、柿子这类涩味食物,它们会阻碍药物吸收,可以多吃山楂、黑木耳帮助活血化瘀。

日常养护比吃药更重要

  1. 米字操升级版:每天早晚做5分钟"米"字摇头操,但要放慢速度,每个方向停留3秒,能拉伸所有颈部经络。
  2. 艾叶枕疗法:买2斤陈艾绒装枕头,每天睡8小时相当于在做持续温灸,特别适合怕冷体质。
  3. 枸杞菊花茶:10颗枸杞+5朵菊花,开水焖泡当茶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预防血管硬化。

特别提醒:这些方子虽然安全,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辨证,如果是颈椎病急性期或者有脑梗病史,一定要结合现代医学治疗,记住吃药期间如果出现心慌、腹泻等不适,要及时停药复诊。

现在年轻人颈椎病高发,与其等到手臂发麻才重视,不如从今天开始每天抽10分钟活动颈椎,毕竟椎动脉就像大脑的输油管道,养好它才能保证头脑清醒、全身轻松,关注我,下期教大家自测颈椎健康的简单方法!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