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整理的中药功效大全歌诀,背会这几句轻松掌握百味药性!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学中药有没有速成法门?"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把中药功效编成了顺口溜,当年我拜师学艺时,师父第一堂课就让我背这些歌诀,今天给大家整理出这份《中药功效大全歌诀》,配上通俗讲解,保证你看完就能记住八成药性!

解表药篇:外感风寒不用慌,这几味药记心上 "麻黄发汗解表寒,桂枝温经通经络" 每次感冒脖子僵疼,我奶奶就会煮碗生姜红糖水,要说解表药里的扛把子,当属麻黄和桂枝这对黄金搭档,麻黄就像个急脾气的壮汉,发汗解表特别猛,但得配上桂枝这位"调和大师",才能既驱寒又不伤正气,记得去年流感季,我嗓子疼得像刀割,用3克麻黄配5克桂枝煮水,喝完立马浑身通透。

清热药篇:体内有火别硬扛,这些凉药最在行 "石膏清肺胃实热,知母滋阴又降火" 上个月公司聚餐吃太多火锅,半夜渴得嗓子冒烟,抓了一把石膏粉冲水喝,那叫一个透心凉!不过要提醒各位,石膏虽好可别当饮料喝,毕竟太寒凉,要是虚火上来,就得用知母这味"温柔灭火器",既能清热又能养阴,特别适合熬夜党。

泻下药篇:肠道堵塞莫慌张,通便高手各有招 "大黄攻下像开闸,芒硝软坚最拿手" 我邻居王大爷便秘多年,总爱吃巴豆泻药,其实猛药不如巧用药,大黄就像个疏通管道的工人,配合芒硝能把顽固宿便软化排出,不过这两味药都是"暴脾气",中老年人用时最好配上甘草缓和药性,免得拉肚子太猛。

祛风湿药篇:关节疼痛不用忍,这些妙药护筋骨 "独活祛湿下肢灵,威灵仙通经络快" 我妈每到下雨天膝盖就疼,我给她配了独活寄生汤,这味药专治下半身风湿,配上桑寄生还能补肝肾,要是肩膀脖子僵,威灵仙就像个灵活的按摩师,尤其对付键盘手、手机肩特别有效,记得要用蜂蜜调敷,效果比贴膏药强三倍。

补虚药篇:体虚别乱吃补品,对症进补才靠谱 "人参大补元气足,黄芪固表防感冒" 前阵子项目加班,团队里小年轻们天天泡西洋参,其实人参适合大病初愈的人,普通人熬夜后喝黄芪粥更实在,黄芪这味药特别贴心,既能补气又能固表,我把它加在鸡汤里,感冒都好少犯,要是腰膝酸软,杜仲炖猪腰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

理气药篇:胸闷气滞别憋着,这些顺气高手帮你忙 "陈皮理气又化痰,香附逍遥解肝郁" 我媳妇怀孕时总胀气,厨房常备陈皮糖,这味药不仅能消食,还能化痰湿,煮肉时放两片特别解腻,要是压力大总叹气,香附就是最好的情绪调节剂,配上玫瑰花泡茶,比吃逍遥丸还管用,不过理气药多偏燥,阴虚火旺的人要少用。

止血药篇:意外出血别慌乱,这些天然止血剂要记牢 "三七止血不留瘀,白芨修复胃溃疡" 去年爬山摔破膝盖,导游给撒了三七粉,血止得飞快还不留疤,这味药最妙在止血不淤血,外伤内服都能用,要是喝酒喝出胃出血,白芨就是胃黏膜的修复工,熬粥时加一勺,比吃药片温和多了。

活血化瘀篇:痛点瘀血别揉搓,化瘀高手有绝活 "川芎头痛不离它,丹参护心通血管" 我老爸常年偏头痛,中药柜里总备着川芎,这味药特别会"找路走",专治头面部的瘀血,上次陪客户应酬喝醉了,赶紧泡杯丹参茶,既能护肝又能预防心脑血管问题,不过孕妇千万要避开这些活血猛将,当心动了胎气。

收涩药篇:体虚漏汗别尴尬,这些药物帮你把关 "五味子敛汗安神,乌梅止泻最当家" 同事小刘动不动就冒虚汗,我给他推荐五味子泡水,这味药就像个智能调节阀,该收的收该补的补,要是拉肚子脱水,乌梅绝对是救星,特别是小儿腹泻,煮点乌梅冰糖水比吃药见效快,不过收涩药不能久用,免得把病邪关在体内。

安神药篇:失眠多梦别数羊,这些助眠神器超管用 "酸枣仁治虚烦眠,朱砂镇惊安神妙" 我闺女高考那年总失眠,老中医开了酸枣仁膏方子,这味药专治心肝血虚的失眠,配上小米粥喝特别安神,要是受惊睡不着,朱砂反而有奇效,不过现在药店不好买,可以用龙骨牡蛎代替,睡前用合欢花泡脚,比吃安眠药健康多了。

这些歌诀看着简单,里面可藏着千年智慧,就像老中医常说的:"中药不是筐,不是啥病都能往里装。"关键要懂得辨证施治,分清楚寒热虚实,建议大家把这些歌诀抄在随身本上,遇到症状先对号入座,再找专业医师开方,中药是调理身体的慢功夫,急症重症还是要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