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菜市场买菱角,剥壳时突然想起个事儿——以前在老家,晒干的菱角壳可都是宝贝,卖中药的爷爷总说"菱角全身都是药",可现在年轻人只知道吃肉,壳子全当垃圾丢,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被遗忘的中药宝藏,保准让你以后看见菱角壳眼睛都放光!
菱角壳是啥来头? 要说这菱角壳啊,可是江南水乡的老熟人,每年中秋前后,采菱船在河面上排成行,老辈人会把黑黝黝的菱角倒进竹筐,懂行的会专门挑出带斑纹的老菱,这种壳最厚实,药效也最好,新鲜菱角壳带着股水腥味,晒干后却会散发出淡淡的草木香。
老祖宗留下的妙用偏方 我奶奶以前总存着一大罐菱角壳,她说这是"水上铠甲",小孩拉肚子就煮碗壳水,喝完肚子咕噜噜叫两声就好;被毒虫咬了掰块壳捣烂敷上,比风油精还管用,最绝的是治月子病,产妇坐澡盆时撒一把炒过的菱角壳,蒸汽熏得全身发汗,寒气顺着毛孔就跑光。
现代研究发现的隐藏技能 别以为老偏方就是玄学,现代实验室还真找出道理了,某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显示,菱角壳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抗氧化能力比绿茶还强,更厉害的是它那个粗糙的表面,做成面膜纸能吸附油脂,祛痘效果堪比火山泥,现在有些高端护肤品就加这个,不过包装上可不会写"菱角壳",改叫"水生植物提取物"了。
厨房里的中药宝库 上次去拜访一位浙菜名厨,他教了我两手绝活,炖红烧肉时丢几片菱角壳,汤汁立马变得清亮不油腻;蒸米饭放两粒干壳,米饭会带上丝丝草木甜香,最绝的是做卤味,用菱角壳代替茶叶,卤出的牛肉带着荷叶香,秘诀在于壳子里的鞣质和卤汁产生了奇妙反应。
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虽说菱角壳浑身是宝,但可不是随便瞎用的,外壳那层青苔要刷干净,新鲜壳得开水烫过防发霉,孕妇要慎用,特别是炒炭止血的用法,最关键是别贪多,每次用3-5个壳就够了,毕竟药性再温和也是药。
都市人的轻养生玩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朋克养生",菱角壳正好适合摆弄,我同事把干壳装进棉布袋当车载香薰,说是提神醒脑;还有人把碎壳泡在白酒里,三个月后酿成碧绿色的养生酒,最绝的是奶茶店推出的"菱角壳乌龙茶",据说刮油效果比柠檬水还猛。
千万别浪费的边角料 下次处理菱角别急着扔壳,记住这几个窍门:嫩壳切条晒干能当茶喝,老壳碾碎收进药箱,壳内软膜撕下来可以做天然创可贴,要是遇上批量上市的时节,不妨学学老辈人拿盐水煮壳晒干,存起来冬天炖汤,比虫草便宜还实在。
藏在水乡的中药经济 其实菱角壳在产地大有乾坤,苏州震泽有个合作社,专门收集废弃菱角壳做活性炭,用来净化水产养殖的水质,嘉兴还有企业开发菱壳膳食纤维饼干,吃起来嘎吱响,最有意思的是安徽亳州,居然把菱角壳超微粉碎入药,制成降尿酸的中成药。
辨别好坏的小技巧 想买优质干菱角壳?记住这三个窍门:先看颜色,青褐色比黑乎乎的好;再摸表面,毛刺多的说明没硫磺熏过;最后闻味道,应该有淡淡的藕香,要是冲鼻子就别买,市场上有用染黄花生壳冒充的,记得掰开看断面,菱角壳有独特的蜂窝状纹理。
老手艺的新生机 前年参加非遗展会,遇见位九十岁的老药工,他现场演示古法炮制菱角壳:先用糯米浆裹壳烘烤,再放进陶罐密封发酵,这样做出来的"菱角霜"能治口腔溃疡,原理类似现在的益生菌,可惜这门手艺快失传了,年轻学徒都说"不如烤蛋糕赚钱"。
没想到吧?被我们当垃圾的菱角壳,既是老中医眼里的救命丹,又是实验室的新宠,更是厨房里的调味高手,下次买菱角别光顾着吃肉,把壳攒起来晒干,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毕竟在这个全民养生的时代,会过日子的人都懂得"废物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