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这药酒泡出来怎么跟红酒似的?"隔壁王叔上次看见我家泡的药酒吓了一跳,其实懂行的人都知道,有些中药泡出来的药酒天生就是红彤彤的,这颜色可不是色素兑出来的,而是药材本身释放的天然"颜料",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会"变色"的中药,以及它们背后藏着的养生智慧。
药酒变红的"幕后推手" 要说泡出红色药酒的中药材,最有名的当属红花,这味"妇科圣药"遇上白酒就像开了染坊,三天就能泡出玫红色,老中医说它活血散瘀的效果比藏红花还猛,专治痛经、跌打损伤,不过真正懂行的都会搭配点艾叶、川芎,既能中和寒性又增强药效。
紫草泡出来的酒是深紫红色的,看起来像葡萄汁,这味草药在古代可是治疗烧伤烫伤的宝贝,现在农村还有老人用紫草油治蚊虫叮咬,泡酒时加点冰片,对付风湿关节痛特别灵验,我们村会计常年坐办公室落下的腰疼,擦了半个月就好多了。
血竭泡酒堪称"血色浪漫",这种麒麟血树脂泡出来的酒红得发亮,当年我爸工地干活摔肿了脚踝,老师傅给的秘方就是血竭配三七,泡了两周的药酒每天抹两次,硬是没去医院,不过这味药有点小贵,药店老板说现在正品血竭要八百多一斤。
祖传药酒配方大公开 说到外用红药酒,不得不提我们老家的"三红汤",用红花、红藤、红景天按2:3:5比例泡高度白酒,泡出来的酒像鸡血石一样红艳,这方子专治磕碰肿痛,我妈每次切菜割到手就抹这个,说是比创可贴还好用,不过红景天比较硬,泡之前要捶碎,不然有效成分出不来。
另一个民间验方是"五色酒",除了红花、紫草,还要加青黛、姜黄、白芷,五种药材泡出来的酒分层渐变,看着像彩虹饮料,这方子专门对付痛风红肿,村里屠夫每次宰完猪手关节痛,擦两天就不肿了,但要注意青黛要买布包好的,不然染得满手蓝墨水。
泡药酒的"大学问" 别以为随便拿个瓶子泡就行,泡红药酒最好用土陶罐或者玻璃瓶,去年我图省事用塑料桶泡红花,结果药酒变得浑浊,气味也发酸,老中医说塑料会析出有害物质,而且透气性差,药材容易霉变,现在我家都用10斤装的广口玻璃瓶,每周晃荡两次,保证药材均匀浸泡。
白酒度数也很讲究,52度到60度最合适,太低了泡不出有效成分,太高了又容易把药材"烧"得太猛,我试过用二锅头泡血竭,结果两周就苦得呛鼻子,后来改用42度的米酒才刚刚好,泡的时间也有门道,一般深色药材要泡足一个月,像紫草这种坚硬的根茎类,最好泡两个月以上。
使用禁忌要牢记 别看这些红药酒效果好,用错了反而伤身,孕妇绝对不能碰,去年有个远房表姐怀孕擦了红花油,差点引起宫缩,皮肤破溃的地方也不能直接涂,我们村头老张头被铁皮划伤后抹紫草酒,结果伤口发黑流脓,后来才知道要先消毒再捈。
过敏体质要特别小心,建议先在手腕内侧试涂,我同事对酒精过敏,涂了次红花酒结果整条胳膊起红疹,另外这些药酒只能外用,绝对不能内服,前院刘大爷听说泡酒能养生,直接喝了两口紫草酒,结果当晚就上吐下泻送急诊了。
现代应用新花样 现在年轻人不爱闻药酒味,聪明人把红药酒做成了热敷包,把泡过的药材晒干装布袋,微波炉加热后敷关节,既不会染衣服又能持续发热,我闺女学舞蹈的膝盖劳损,用这种方法敷了半个月,现在下腰都利索了。
还有人把药酒精华提取出来做按摩油,美容店老板教我把泡过红花的酒蒸馏,收集冷凝液兑荷荷巴油,用来按摩面部活血化瘀,不过我试了几次觉得麻烦,还是觉得直接捈原液来得痛快。
这些会"变红"的中药泡酒,承载着千百年的民间智慧,从跌打损伤到风湿骨痛,从烫烧伤到痛经调理,红药酒就像个万能钥匙,解开了很多身体疼痛的密码,不过再好的东西也要用对方法,就像我们老家话讲的:"药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