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李在中药材市场转悠时发现,同样都是蚕娥,有的摊位卖300多块一斤,有的只要180块,这价格差距让他直挠头,其实啊,这中药蚕娥的批发价格就像变魔术,受着好些咱们看不见的"隐形手"摆弄,今天咱就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看完保准你进货时心里有数。
先说这蚕娥到底是啥,说白了就是家蚕的幼虫,晒干后当药材用,别看它黑不溜秋不起眼,在中医眼里可是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的好东西,不过市面上的价格能差出两三倍,主要就看这五个关键点。
第一要看产地,云南贵州产的蚕娥普遍比北方贵,倒不是南方人精,是人家气候适合养蚕,像去年广西暴雨把桑田冲了,当地蚕农急得跳脚,市场上云南货立马涨到280一斤,老行家都知道,买四川产的最划算,药效不差还便宜。
第二得看品相,药店橱窗里摆着的蚕娥个个完整,这种一级货批发价能到350,要是收购时混着碎渣、病蚕,价格直接腰斩,去年有个新手收了批带霉斑的货,本来想捡漏,结果药检不过关,全砸手里了。
第三季节因素最磨人,每年5-7月新蚕上市,这时候价格最实在,去年这时候批发价才160,等到年底存货少了,同样质量能飙到240,老张头就吃过亏,过年急着备货花高价买了陈货,结果开春发现新货更便宜。
第四看市场行情,这两年养生热潮把中药材价格都抬上去了,蚕娥跟着沾光,不过今年有点怪,药厂订单突然少了,安徽亳州市场的批发价从220跌到190,做这行就得盯着期货市场,有时候游资炒作比天气影响还厉害。
第五就是采购渠道,直接找养蚕合作社能省中间费,去年老王绕过药贩子,从浙江农户手里拿货,一斤少花50块,不过得防着个别奸商拿劣质货充数,最好带个老师傅验货,现在有些直播基地搞产地直销,看着实惠,但运费算上也不便宜。
说个真事,上个月老李去河北安国考察,发现同个市场里,上午和下午价格都能差十块,原来都是大户们在玩心理战,故意放出要囤货的风声,吓得小商户赶紧出手,所以新手千万别扎堆买,多转几家问问行情。
现在教大家几招省钱的门道,头一个是盯紧物流园,很多药商为走量会私下放低价,第二记着问清楚是统货还是选装货,统货能便宜20%,第三别迷信包装,有些礼盒装的就是普通货加价,最后记住个口诀:"新货上市莫着急,雨季过后再下手"。
最近市场新动向是冻干技术开始普及,这种处理过的蚕娥保存期长,但设备贵导致批发价比普通晒干的贵三成,不过长远看倒是趋势,毕竟药效损耗少,打算长期做的老板可以考虑,短期倒腾还是老老实实收传统货。
最后提醒各位,签合同前千万要留小样,去年老张就被坑过,买的特级货里掺了三分之一次品,打官司又耗时间,现在大家都学精了,交易时手机拍视频留证据,转账备注"不含杂质",这些细节能省不少麻烦,这中药材江湖水深,多长个心眼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