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中药果实大全图片大全!从枸杞到山楂,养生必备的果实图鉴指南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藏在果实里的千年养生智慧

小时候跟着长辈去中药铺,总被那些装在麻袋里的"果子"吸引,枸杞、红枣、杏仁……这些看着像零食的小家伙,竟是老中医手里的"宝贝",如今自己研究养生才明白,原来中药里的果实不仅是药材,更是古人传下来的"食疗密码",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些既能治病又能饱口福的神奇果实!


补气养血类:疲惫族的能量加油站

枸杞——明目抗疲劳的"红宝石"
别看它小小一颗,《本草纲目》里可是记载着"滋肾润肺"的大本事,现在办公室人群最爱用它泡水,搭配菊花能缓解眼疲劳,加黄芪泡茶更是元气满满,不过要选宁夏产的暗红色枸杞,硫熏过的鲜红色可别要!

龙眼肉——补血安神的"桂圆糖"
剥开干壳露出琥珀色果肉,这就是晒干后的龙眼,广东人煲汤爱放几颗,配上红枣红糖煮成甜汤,睡前喝特别安神,但湿热体质要少吃,不然容易上火冒痘。

大枣——维C满满的"天然维生素丸"
河南焦作的铁棍枣最出名,表皮皱巴巴的反而更甜,可以直接嚼着吃,也能切开去核炖银耳羹,注意买的时候捏捏硬度,太软的是受潮发霉的。


消食健胃类:吃撑了的救星

山楂——油腻克星的"红玛瑙"
冰糖葫芦的主角,却是消积食的高手,新鲜山楂切片晒干后药效更温和,炒麦芽配山楂煮水,火锅后来一杯特别解腻,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空口吃多会倒牙。

陈皮普洱里的"陈皮"
别以为只有茶叶能存成老古董,橘子皮晒够三年才叫陈皮,广东新会产的最佳,炖肉时放两片,腥膻味全无,但要选片大完整的,碎渣多的可能是边角料。

麦芽——米香中的消食专家
大麦发芽后烘干就是中药麦芽,特别适合孩子积食,炒麦芽偏消食,生麦芽能回乳,哺乳期妈妈要谨慎,买的时候闻味道,有淡淡麦香才新鲜。


止咳润燥类:喉咙不适的天然良方

胖大海——教师必备的"嗓子救星"
橄榄球形状的胖大海,泡水后会变成毛茸茸的"开花",对用嗓过度引起的咽喉肿痛特别有效,但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可能拉肚子。

罗汉果——清肺热的"神仙果"
广西永福的罗汉果最地道,掰碎泡水有淡淡的甜味,咳嗽痰多时煮点水,比含片还管用,不过整个果子保存要注意防潮,否则容易长霉。

川贝母——贵价止咳圣品
别看它长得像缩小版百合,这可是止咳化痰的"贵族",真正的川贝是松贝,底部平得像马牙,假川贝多是安徽贝母冒充,表面粗糙得很。


祛湿排毒类:南方人的养生刚需

芡实——健脾祛湿的"水中人参"
苏州产的芡实最好,煮粥前要提前泡发,和莲子、茯苓搭配打粉,早晚冲服祛湿效果翻倍,但便秘的人要少吃,收敛作用太强。

薏苡仁——痘痘肌的福音
云南曲靖的薏米颗粒饱满,炒制后寒性减弱更适合长期吃,每天抓一把煮水,加点赤小豆,坚持喝皮肤会变细腻,注意孕妇不能吃,利滑胎。

赤小豆——水肿体质的专用豆
别和红豆搞混了!细长的赤小豆才是祛湿高手,煮薏米水时加一把,熬到开花效果最好,糖尿病人也能少量吃,升糖指数比米饭低。


收藏级冷知识:这些果实还能这么用!

  • 杏仁分南北:甜杏仁润肺,苦杏仁止咳(需炮制),超市买的多是漂白过的,药房的更原生态。
  • 乌梅不只是话梅:熏制的乌梅能生津止渴,夏天用它煮酸梅汤,加冰糖和玫瑰茄颜值爆表。
  • 桃胶不是胶水:其实是桃树分泌的树脂,和皂角米、雪燕搭配,妥妥的"平民燕窝"。

选购保存小贴士

  1. 看颜色:自然风干的果实颜色偏暗(如深红枸杞),硫熏的鲜艳但不健康
  2. 闻气味:优质药材有淡淡果香,如果有酸味或霉味千万别买
  3. 存密封罐:所有果实类药材都要防潮,建议分装在玻璃罐里放冰箱
  4. 注意禁忌:何首乌不能生吃,银杏含毒素要煮熟,孕妇慎用活血化瘀类果实

最后的碎碎念

这些中药果实就像老祖宗留下的"零食宝库",从零食柜到药膳锅,总能发挥独特作用,不过再好东西也要适量,毕竟《黄帝内经》说过"五果为助",意思是当个配角才最养生,下次逛超市看到这些"中药零食",可别再当普通吃的啦!(想看高清实物图?关注后私信"果实图鉴"获取素材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