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腰酸背痛、夜里盗汗?去中医院抓药时,老大夫居然让我回家炖猪脊骨汤!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天天吃的猪骨头,在中药里竟是"隐形高手",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猪脊骨的中药奥秘,看完别再只拿它熬汤补钙了!
藏在菜市场的中药瑰宝
别看猪脊骨平时躺在超市冰柜里灰头土脸,在《本草纲目》里可是正儿八经的药引子,李时珍记载:"猪髓入肾经,主补骨髓、益虚劳",说的就是这节带脊髓的骨头,老中医开补肾方子时,总会叮嘱病人买两斤脊骨搭着药材炖汤,这可比单纯吃药片温和多了。
前阵子邻居王阿姨腰痛得直不起腰,去医院拍片说是腰椎退化,老中医给开的方子里就有杜仲15克、牛膝10克,外加猪脊骨500克炖汤,没想到连喝半个月,现在能弯腰浇花不喊疼了,这让我想起老家坐月子的习俗,产妇必喝小米脊骨汤,老一辈人说这是"还魂汤",看来真有门道。
猪脊骨的三大养生绝招
补肾精,强腰腿
中医讲"肾主骨生髓",猪脊骨那节白花花的骨髓,简直就是天然六味地黄丸,遇上腰酸耳鸣、小腿抽筋,不如扔几块核桃仁、枸杞子,和脊骨一起小火慢炖,特别推荐上班族用电脑多的人群,每周喝两次,比膏药管用。
滋阴润燥,安神助眠
熬夜党注意了!脊骨配上莲藕、雪梨炖汤,专门对付秋天燥热引发的失眠,去年我连续加班三个月,晚上虚汗淌得像水洗,老中医就让我把莲子芯塞到脊骨缝里炖汤,喝得鼻尖冒油花,倒是把失眠给治好了。
接骨续筋,愈合伤口
别小看这硬邦邦的骨头,骨折术后喝脊骨汤比钙片靠谱,我们村有个建筑工摔断腿,郎中开的方子里就有煅自然铜(先煎)、骨碎补各10克,配合猪脊骨炖煮,据说连喝两个月,复查时骨痂长得特别快。
厨房里的中药配伍秘诀
光会炖汤可不够,搭配药材才有大讲究,这里给大家掏几个压箱底的方子:
▶ 腰椎间盘突出调理方
材料:猪脊骨1斤、杜仲15克、千斤拔30克、红枣6颗
做法:所有材料冷水下锅,水开后撇浮沫,转文火炖2小时,喝前撒盐
功效:专治久坐族的腰肌劳损,某公司白领连喝一个月,说走路都带风了
▶ 儿童增高助长汤
材料:新鲜猪筒骨1根、淮山药50克、芡实20克、胡萝卜1根
注意:骨髓要完整,每周给娃喝两次,搭配摸高运动效果翻倍
(隔壁陈姐家儿子初三猛长8厘米,全靠这碗汤)
▶ 产后体虚调养方
材料:猪脊骨500克、当归头10克、黄芪15克、通草3克
重点:用砂锅煨出白奶汤,产后第三周开始喝,奶水不足的宝妈亲测有效
这些禁忌千万别踩坑
虽说猪脊骨是药食同源的好物,但乱吃也可能出问题:
- 痛风患者看到汤里飘白沫就赶紧停筷,嘌呤含量不低
- 感冒发烧时别急着进补,骨头汤的温热性可能加重症状
- 炖汤千万别放八角茴香!香料会破坏骨髓的鲜味和药效
- 高血压患者记得去皮,油脂全在发白的筋膜上
上个月张叔听别人说脊骨治骨质疏松,结果天天当水喝,半月后直接住进医院,所以说再好的东西也要适量,成年人每周最多喝三次,每次不超过两大碗。
挑选好骨头的五大诀窍
- 看颜色:粉红色最佳,发黑发绿的是病猪
- 摸黏液:表面干爽不粘手,发滑的别要
- 闻气味:只有淡淡肉香,刺鼻臭味立马走人
- 选部位:要带T型骨的,骨髓最饱满
- 辨年龄:找肉贩要半年左右的仔猪骨,老母猪骨炖不烂
上次在菜市场见个大妈敲骨头听声音,咚咚响的就是新鲜的,大家买的时候可以让老板帮着剁成5厘米小段,回家用清水泡两小时,中间换三次水,血水去得干干净净。
名医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采访过省中医院的退休教授,他透露了个冷知识:猪脊骨其实分"龙骨"和"腱骨",带脊髓的叫龙骨,主治神经衰弱;带肉筋的叫腱骨,专补肝血,所以炖汤时要整根炖,营养才均衡。
还有个偏方特别适合现代人:用脊骨汤送服中成药,比如六味地黄丸嚼碎了,用半碗热汤送下,吸收率能提高三成,不过这可是老师傅们的私房经验,药店可不随便教。
从药铺到厨房,这根不起眼的猪脊骨竟然藏着这么多养生智慧,下次再看见它,可别只会焯水炖萝卜了,不过话说回来,再好的食疗也架不住熬夜酗酒,要想身体好,还得作息规律、心情舒畅,要是喝完汤还是腰疼,赶紧去找正经医生,别自己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