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林下藏药宝!这些中药材竟在树荫下悄悄致富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7 0
A⁺AA⁻

老乡们,你们知道不?咱陕西的山沟沟里可藏着个"绿色金矿"!前些天去太白山脚下采风,发现个稀罕事——漫山遍野的松树林下,居然种着成片的中药材,老药农老张蹲在地里刨出个拳头大的黄精,笑呵呵地说:"这可比种玉米强多了!"

要说咱陕西搞林下种药,那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秦岭山脉横贯东西,森林覆盖率超45%,夏天树荫遮得严严实实,冬天落叶又成了天然保温层,再加上关中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不就是老天爷给中药材开的"VIP包厢"嘛!

【林下中药"四大金刚"】

  1. 黄精:林下的"黄金" 走在凤县的林子里,常能看见铁丝网围起的小块地,凑近一看,叶子油亮的黄精顺着树干爬得老高,林业局的小王说,这种"林下仿野生"种法最地道,黄精喜欢散射光,树冠就像天然遮阳伞,腐叶土里蚯蚓翻出的土疙瘩,比化肥还好使,去年县城药市上,九蒸九晒的黄精块能卖到80块一斤!

  2. 苍术:杂草里的"金疙瘩" 第一次见苍术苗差点认错,这不起眼的小苗苗就长在核桃林下,药商老李揭秘道:"苍术就认准透风不透光的林子,跟杂草抢营养反而长得壮。"最绝的是它的种子,裹着黏糊糊的外衣,风一吹就粘在树皮上,来年自己冒芽,现在人工种植的苍术,亩产比野生的翻三倍。

  3. 猪苓:树根下的"黑金" 在留坝县见到个神奇场景:老杨把玉米棒子似的猪苓种在橡树林下,表面盖层松针就不管了,这真菌和树木根系"牵手"共生,三年后挖出来,黑褐色的块苓能换台电视机,林业站数据显示,1亩猪苓年收益顶得上5亩玉米。

  4. 连翘:开花结果两不误 清明前后进秦岭,满山金黄的连翘花能把人香迷糊,这玩意专挑向阳坡的林缘地生长,花开完了结果,果实又是清热良药,镇安的老刘承包了200亩松树林,春天卖花茶,秋天收药籽,中间还能套种魔芋,活脱脱"摇钱树"。

【为啥林下种药火了?】 前几年药材价格坐过山车,老药农们都心惊胆战,自从林业厅推广"林药间作",风险就降下来了,大田种怕涝怕旱,林子里有树挡着,雨水均匀渗透,最关键的是,树大招风,药材在林下躲过了日灼病,农药少打三分之二。

在城固县碰到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小陈,他算的经济账让人服气:"1亩林地租金才50块,比租农田便宜多啦!"更妙的是,树冠就像天然灌溉系统,雨季存水慢慢渗,旱季叶片蒸腾保湿,他现在带着乡亲们种林下柴胡,订单排到了明年。

【政策东风劲吹】 省里最近出台《林下经济振兴计划》,种中药材每亩补300块,林业站的技术员还发明了"懒人种法":用无人机播撒种子,太阳能杀虫灯守着,物联网监测土壤湿度,汉中那边更绝,把林下种植和旅游挂钩,花开时节搞药膳体验,秋收办采摘节。

不过行家也提醒,林下种药不是甩手掌柜,得像伺候娃一样定期除草,特别是蕨类疯长期,还有树木密度要控制好,太密了阳光不够,太疏了保不住墒,最好选乡土树种,像栓皮栎、沙棘这些,和药材处成"好邻居"。

从陕南到陕北转了一圈,发现林下种药真是门大学问,老药农的经验加上新技术,让咱陕西的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最近打算在抖音开个号,把林下种药的绝活拍成短视频,让更多乡亲们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